对苯二甲酰氯基本介绍 (一)

对苯二甲酰氯基本介绍

优质回答对苯二甲酰氯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在国标中的编号为81125,CAS号为100-20-9,分子式为C8H4Cl2O2,具体结构可表示为(ClCO)2C6H4。EINECS编号为202-829-5。中文名称称为对苯二甲酰氯,而在英文中则被称作terephthaloyl chloride或1,4-benzenedicarbonyl chloride,有时也被简称为对苯二酰二氯。

它的外观为白色固体,具有一定的蒸汽压,即在38℃时为0.01kPa。值得注意的是,对苯二甲酰氯的闪点高达180℃,这意味着在特定温度下,它有可能引发火灾。熔点在79-81℃,而沸点则为266℃,表明它在常温下为固体,但在高温下可转变为液体。

在溶解性方面,对苯二甲酰氯对水具有一定的反应性,会分解。它的密度相对较大,相对密度为7.0,空气中的密度是1作为参考。最重要的是,它被标记为危险品,具有酸性腐蚀性,因此在处理和存储时需要格外小心,遵循相关的安全规程,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对苯二甲酰氯环境影响 (二)

优质回答对苯二甲酰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显著影响。首先,其健康危害不容忽视。由于其可通过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侵入人体,对人体粘膜、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吸入可能导致严重呼吸道问题,如喉痉挛、支气管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接触后会引发烧灼感、咳嗽、气喘、头痛、恶心和呕吐,还有可能造成皮肤灼伤。 在毒理学方面性毒性研究表明,大鼠口服致死剂量为2500mg/kg。该物质在高温或遇水分解时会释放有毒且腐蚀性的气体,对火源构成威胁。燃烧产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光气和氯化氢,需谨慎处理。在应急情况下,推荐采取以下措施:

泄漏处理:隔离污染区域,限制人员进出,并切断火源。应急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如自给式呼吸器和防酸碱工作服,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可用干燥容器收集,大量泄漏则需专业回收。

防护措施:在可能发生粉尘暴露的工作环境中,需佩戴头罩电动送风防尘呼吸器,紧急撤离时使用空气呼吸器。眼部、身体和手部防护也需到位,工作场所严禁吃喝,工作后需彻底清洗和更换被污染衣物。 在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上,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污染衣物并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则需提起眼睑冲洗。吸入时,迅速离开现场,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进行氧气输氧或人工呼吸。误食时,需漱口并喝牛奶或蛋清,随后寻求医疗救助。

灭火时,消防人员必须采取高级防护,使用干粉、砂土或二氧化碳灭火,避免使用水或泡沫,以确保安全。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邻苯二甲酸酯是什么。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维衡众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