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真能逃避债务吗? (一)

优质回答面对一大笔的债务,很多人觉得自己已经无法承担这笔债务,又不想要连累妻子跟儿女,于是就会打算用假离婚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用假离婚来逃避债务也是非常理想的做法,能够避免很多麻烦。
网友咨询:
假离婚真能逃避债务吗?
律师解答:
不可行的。
按照《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的规定,夫妻离婚时对夫妻共同债务分担的约定不能对抗债权人。因此,假离婚逃避债务的并不会对债权人发生效力。对于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负的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该财产不够清偿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对于离婚逃债的行为,在执行程序中,发现被执行人离婚逃债的情况,如果被执行人是在执行法律文书诉讼过程中或执行法律文书生效后与其配偶离婚逃债的,应直接追加被执行人原配偶为被执行人。
律师补充:
根据民法典规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形包括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等。只要所欠的债务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即使夫妻因感情不和而离婚的,也需对此债务承担共同清偿责任,如果夫妻一方或双方不履行清偿义务的,权利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夫妻一方或双方承担全部或部分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夫或妻一方承担的都是连带责任。换言之,债权人可以任意向夫一方或妻一方或夫妻双方要求清偿债务。至于夫妻之间的清偿比例问题,只是夫妻内部分配的问题,债权人无须理会。债务存续期间,债务人借离婚将全部财产无偿分割到配偶一方名下,影响了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直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借债后,应当密切关注债务人与其配偶的财产状况,防止债务人或其配偶将财产恶意转移。起诉后,对于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财产保全。
假离婚是否能逃避夫妻债务 (二)
优质回答假离婚不能逃避夫妻债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法律约束力: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夫妻离婚时对夫妻共同债务分担的约定不能对抗债权人。这意味着,即便夫妻双方通过假离婚试图逃避债务,这样的约定对债权人并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共同债务共同偿还: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或者财产已经归各自所有,双方需要达成协议进行清偿;若协议不成,则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这表明,离婚并不能改变夫妻对共同债务的法律责任。
保护债权人权益:法律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处理有明确的规定,旨在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试图通过假离婚来逃避债务,并不能为债权人提供有效的保护,反而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法律风险和损失:假离婚逃避债务的做法不仅不能实现目的,反而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和损失。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债务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为逃避债务,办理“假离婚”可行吗 (三)
优质回答为逃避债务,办理“假离婚”不可行。原因如下:
共同债务连带清偿责任:为了逃避夫妻共同债务而假离婚,事后双方都不能免于承担共同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共同债务的清偿和夫妻关系是否继续存续并无关系,无论双方是否离婚,只要共同债务尚未获得完全清偿,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双方偿还债务。
执行程序中的处理:在执行程序中,如果发现被执行人离婚逃债的情况,特别是在执行法律文书诉讼过程中或执行法律文书生效后与其配偶离婚逃债的,应直接追加被执行人原配偶为被执行人。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这进一步强调了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的原则,无论是否离婚。
假离婚逃避债务是否合法的 (四)
优质回答假离婚逃避债务是不合法的。
假离婚手段不被法律认可:无论是通过行政程序还是诉讼程序办理的假离婚手续,其目的若为逃避债务,均不被法律所允许。离婚约定在逃避债务时无效:如果债务方将夫妻二人起诉至法院,一旦法院查明离婚的真实目的是逃避夫妻共同债务,此行为将被视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违法行为,相关的离婚约定将被认定为无效。面临法律制裁:法院有权对通过假离婚逃避债务的夫妻进行债务连带清偿责任的判决,这意味着双方仍需共同承担债务责任,且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因此,债务问题应当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任何试图规避债务责任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格审视和惩罚。
假离婚逃避债务这样可以吗,假离婚逃避债务的如何处理? (五)
优质回答债务人通过假离婚分割财产以此逃避债务、规避法律,这种现象目前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债务人一是到婚姻登记部门“自愿离婚”。另一种是通过诉讼手段到人民法院离婚。那么,假离婚逃避债务这样可以吗,假离婚逃避债务的如何处理?
网友咨询:“假离婚”逃避债务,行为合法吗?
山东海桥律师事务所高鑫鑫律师解答:
离婚并不能逃避债务,婚姻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即使离婚协议约定由一方承担全部债务,但是该约定对债权人是没有约束力的,债权人仍然可以要求双方来共同承担,所以,逃避债务假离婚是不可以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 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高鑫鑫律师补充:
假离婚逃避债务的如何处理
(一)强制与教育相结合。
对于执行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执行人员应采取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执行人员首先应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向被执行人宣传法律,指出法院认定其为假离婚的事实依据,以及借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借假离婚逃避债务案件原因复杂,有的是懂得一些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知识理解片面;有的是听信“行家”的指点;有的是目睹身边有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成功的实例而效仿等等。所以执行人员应根据不同案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部分被执行人通过执行人员的思想工作,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自动履行法律义务。对于少数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经执行人员多次教育仍拒不履行义务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六项之规定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二)迳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对于通过行政程序协议离婚的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迳行对其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对于为逃避债务夫妻双方在离婚登记机关协议离婚,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给无债务的一方,人民法院可否对其转移的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问题。
(三)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认定其行为无效。
通过诉讼程序办理的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这类案件虽然履行了离婚手续,但在财产分割上明显不合理,有财产一方不承担债务,而无财产方却承担全部债务。对这类案件,应按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确定被执行人与财产证照持有者共同偿还债务。
作为一名执业律师,处理过大量的民事类案件,实践经验较为丰富。
通过上文关于假离婚为了躲避债务的相关信息,维衡众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维衡众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