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南背景与意义
- 二、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 三、侵权判定方法
- 四、专利侵权抗辩
- 五、注意事项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作为专利侵权领域的重要参考文件,对于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激励自主创新以及统一裁判标准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的核心内容,以期为专利实务领域中的法官、专利代理人、律师等提供有益指导。
一、指南背景与意义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制定并下发,共133条,全面且具有操作性地对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侵权判定、专利侵权抗辩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一指南的制定,是在原有《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基础上,针对专利纠纷不断增长、新难问题频现的背景下,对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它不仅解决了原意见中不再适应司法实践的内容,更在统一裁判标准、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激励自主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在《专利侵权判定指南》中,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是基础且关键的一环。指南明确指出,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特征为准,同时包括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相等同的技术特征。解释权利要求时,应遵循专利权有效原则、折中原则及整体原则。这意味着,在专利权未被宣告无效前,其权利应予保护;解释权利要求时,既不能拘泥于字面含义,也不能扩展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专利申请日前通过阅读说明书及附图后需要经过创造性劳动才能联想到的内容;同时,应将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技术方案对待。
三、侵权判定方法
侵权判定是《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的核心内容之一。指南规定,进行侵权判定时,应以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物的全部技术特征逐一进行对应比较。这一方法确保了判定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指南还明确了相同侵权和等同侵权的判定标准。相同侵权即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了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的对应技术特征;而等同侵权则是指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且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想到的技术特征。
四、专利侵权抗辩
在《专利侵权判定指南》中,专利侵权抗辩也是重要内容之一。指南对先用权抗辩、现有技术抗辩等实践中使用较多的抗辩手段进行了详细规范,为被告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武器。这些抗辩手段的存在,确保了专利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五、注意事项
在进行专利侵权判定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确保专利权的有效性;二是要准确理解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三是要严格按照侵权判定方法进行比对;四是要充分考虑被告的抗辩理由。同时,在处理专利侵权案件时,法官、专利代理人、律师等应充分掌握和运用《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的相关规定,确保案件处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专利侵权判定指南。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维衡众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