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财物受损。当我们的财产因他人行为受到损害时,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损失能否立案追究责任?以损坏1500元为例,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事实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虽然一般立案标准设定在数额较大,如5000元以上,但具体数额标准可能因地区不同而有所调整。同时,即使未达到立案金额标准,损害行为若具备其他严重情节,仍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损坏1500元可以立案吗 (一)

优质回答故意损坏1500元通常不能立案,因为这个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不过,受害者仍然可以向警方报案,并且警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安管理措施进行处理.
根据我国法律,故意损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是5000元。这意味着如果个人或集体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或超过5000元,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侦查,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协商调解:受害者可以通过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达成赔偿协议来解决纠纷。
仲裁诉讼:如果协商不成,受害者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1.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2008年6月25日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 5000元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3次的;
(三)纠集3人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3.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会被判刑吗 (二)
优质回答故意损坏他人财物若满足以下标准,将会被视为犯罪行为,并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一、损失金额达到五千,二、连续三次损毁他人财物,三、组织三人公然损毁财物。对于此类犯罪行为,行为人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是缴纳罚金。
在司法实践中,故意损毁财物行为的法律后果取决于其严重程度。首先,如果导致他人财物损失超过五千元,法律将认为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会作为定罪的关键依据。其次,连续三次损毁他人财物的行为,显示行为人的故意性和频繁性,也是构成犯罪的重要因素。再次,如果行为人纠集三人公然进行此类行为,则会进一步增加犯罪的性质和严重性。
一旦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行为人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一般而言,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旨在体现对违法行为的惩罚与警示作用,同时也考虑到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以及具体情节等因素。在判决过程中,司法机关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确保法律公正、合理地执行。
因此,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并非小事,一旦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行为人将会面临刑事处罚。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和维护社会秩序,每个人都应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此类行为的发生。
恶意破坏他人财物多少钱可以立案 (三)
优质回答恶意破坏他人财物,涉案金额达到五千元可以立案。具体依据和说明如下:
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构成犯罪,可以立案追诉。
法律责任:对于达到立案标准的恶意破坏他人财物行为,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处罚;若数额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还可能面临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的刑罚。
构成要件: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以及主观要件。
请注意,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案件细节而有所不同。在面临相关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和具体的法律建议。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5000以下怎么处罚? (四)
优质回答关于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5000以下怎么处罚?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5000以下怎么处罚
1、故意损坏他人财物5000以下,构成犯罪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的;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的;
(3)纠集三人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3、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拘留或警告,单处或并处罚款,责令赔偿损失。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灭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故意毁坏财物罪构成要件为同时满足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主观、主体、客观、客体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但是,如果行为人所故意毁坏的是《刑法》另有规定的某些特定财物,危害其他客体要件的,应按《刑法》有关规定处理。例如,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按《刑法》分则第2章有关罪名论处。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毁灭,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毁坏公私财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以《刑法》分则第2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关犯罪论处。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毁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坏手段特别恶劣的;毁坏物品引起严重后果的;动机卑鄙企图嫁祸于人的,等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同时责令行为人赔偿损失。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这是侵犯财产罪中毁财型犯罪与其他贪利型犯罪的根本区别。犯罪动机各种各样,一般是出于个人报复或妒嫉等心理。除本法特别规定的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以及过失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犯罪需按有关条文追究刑事责任外,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赔偿问题。
三、放火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是什么
1、放火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在于行为人的放火行为客观上是否足以危及公共安全。
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实施的放火的方法,本身没有危害公共安全,也不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就只能属于故意毁坏财物行为,反之,如果已危害或足以危及公共安全,就只能是放火罪。判断行为人的放火行为,是否足以危及公共安全,就要结合放火的地点以及放火时周围的具体环境等因素来分析。
2、毁坏财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当然也包括纵火的方法。
以放火等危险方法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也往往会造成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损失。但放火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毕竟是有别的。放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而故意毁坏财物罪,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
一般来说,故意毁坏他人的财物价值在五千元的,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故意毁坏财物罪。对于被毁坏的财物价值不足五千元、但是毁坏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的情形,也会被认定为犯了此罪。如果对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5000以下还存在其他相关的疑问,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
相关内容: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怎样认定的?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怎样认定的?
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按照本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拘留或警告,单处或并处罚款,责令赔偿损失。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灭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
2.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通讯设备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犯罪中的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在于:后者破坏的是特定的财产,侵犯的是其他独立客体,本法对其已单独规定有罪名,只应按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3.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
《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三条 [故意毁坏财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的;
(三)纠集三人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4.故意毁坏财物罪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也可以这样说,它是指故意地非法地毁灭或损坏公共财物或公民私人所有的财物.使某项财物的价值与效用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的行为。此罪的构成特征是:一是主体方面特征,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财物罪量刑标准规定,犯故意破坏财物罪,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造成停产或经营停止,引起重大损失;破坏手段极其恶劣的;等等。
内容由优律师整理提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浏览!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派出所怎么处理 (五)
优质回答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派出所处理如下:1、要看损坏他人财物的金额和次数,如果金额达到五千元、三次或纠集三人公然毁坏公私财物或有其他严重情形的则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追诉;2、在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况下,则属于治安案件,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损毁财物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
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的;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的:
3、纠集二人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于本罪立案标准的第一种情形,只要行为人造成公私财物损失达到五千元的,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侦查。
对于本罪立案标准的第二种情形,只要行为人损坏公私财物次数达到三次,即使数额不满五千元,也可立案侦查对于本罪立案标准的。
第三种情形,行为人纠集他人实施损坏公私财物,只要人数达到三人就可立案侦查。
故意毁坏财物行政处罚可能被认定为情节较重的典型情形:
1、哄抢财物价值五百元,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价值三百元,抢夺财物价值二百元的。
2、哄抢财物价值不到五百元,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价值不到三百元,抢夺财物价值不到二百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因哄抢、抢夺、故意损毁公私财物行为受过处罚或者一年内实施二次同类行为的
(2)哄抢、抢夺、故意损毁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财物的;
(3)哄抢、抢夺、故意损毁军用物资、救灾、救济款物的;
(4)聚众哄抢、抢夺、故意损毁财物的首要分子和骨干分子:
(5)哄抢、抢夺财物拒不交出的;
(6)哄抢、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不听劝阻的;
(7)驾乘机动车抢夺或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哄抢、抢夺的
(8)其他情节较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三十三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的;
(三)纠集三人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维衡众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多少金额可以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