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

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

导语:在四川省绵阳市,有一座特殊的机构——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它不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更是司法部首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模式探索的试点单位之一。自其成立以来,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始终秉持“忠诚敬业、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精神,致力于帮助戒毒人员摆脱毒瘾,重返社会。本文将深入探讨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的历史沿革、主要功能、运作模式以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历史沿革与地理位置

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的前身可追溯至1970年建立的绵阳地区公安处劳改支队,对外名称为四川省地方国营绵阳新华农场。1983年,该机构更名为四川省新华劳动教养管理所。随着2013年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它正式转型为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这座戒毒所坐落于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占地面积高达4100亩,其中城区部分占地150亩,而郊区则占地3950亩,为戒毒人员提供了广阔的生活与治疗空间。

主要功能与运作模式

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主要负责收治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广元市、南充市、遂宁市和凉山州等地区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作为戒毒工作的专业机构,它坚持戒毒治疗与教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为戒毒人员提供科学规范的戒毒治疗、心理治疗、身体康复训练和卫生、道德、法制教育。此外,戒毒所还开展适度的习艺生产和职业技能培训,旨在帮助戒毒人员在戒除毒瘾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再就业能力。

“常青藤戒毒康复模式”

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在戒毒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常青藤戒毒康复模式”。这一模式被四川省戒毒管理局作为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统一的戒毒模式进行推广。该模式强调以人文关怀为核心,注重戒毒人员的心理建设和社会功能恢复,通过综合施策、科学戒治戒毒人员逐步摆脱毒瘾的困扰,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组织架构与设施

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下设多个机关科室和建制大队,其中一大队负责戒毒人员的入所教育和生活服务,二至十四大队则专注于戒毒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戒毒治疗工作。十五大队作为戒毒人员绿色回归家园,承担着戒毒康复的重要任务。此外,十六大队负责警戒护卫工作,十七大队为医院,而十九大队和二十大队则负责生产经营活动。戒毒所内设施完善,包括戒毒人员管理教育区、习艺生产区以及绿色回归家园等,为戒毒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戒治环境。

社会贡献与荣誉

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在戒毒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帮助大量戒毒人员成功戒除毒瘾,重返社会,还为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该戒毒所荣获了多项荣誉,包括“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2022年度药物滥用监测工作优秀上报单位”等。特别是在药物滥用监测工作中,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连续五年获得表彰,展现了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此外,戒毒所还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进校园、部队、社区等方式,普及毒品危害知识,提高公众防毒意识。

总结: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作为司法部首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模式探索的试点单位之一,在戒毒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创新戒毒模式、完善组织架构与设施、积极履行社会职责等方式,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不仅帮助大量戒毒人员成功戒除毒瘾,重返社会,还为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绵阳新华强制戒毒所将继续在戒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绵阳市新华区强制戒毒所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一)

优质回答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邮政编码是621000。该所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是司法部首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模式探索的十个试点单位之一。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常青藤戒毒康复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注重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还致力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模式随后被四川省戒毒管理局推广至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成为统一的戒毒模式,旨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和康复服务。

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常青藤戒毒康复模式”强调综合治疗和个性化康复计划。它结合了心理治疗、行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社会融入等多方面的措施戒毒人员逐步回归社会。该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提高了戒毒人员的康复成功率,也为其他地区的戒毒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在实践中,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还特别注重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和合作,通过建立社区支持网络,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持续康复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这种积极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为戒毒人员的全面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其独特的“常青藤戒毒康复模式”,在帮助戒毒人员康复和社会融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四川地区的戒毒工作树立了典范,也为全国的戒毒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四川省绵阳市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二大队地址对吗? (二)

优质回答四川省绵阳市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二大队地址: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

四川省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成立于2008年8月,位于中国科技城——绵阳市游仙区境内,隶属于四川省劳教(戒毒)局的一个正县处级单位。

四川省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现有在职警察ⅹ人,平均年龄39岁,大专学历ⅹ人,占88.3%;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ⅹ人,占22.4%;法律专业ⅹ人,占43.3%,心理学专业ⅹ人,占10.3%。所党委班子现有ⅹ人,平均年龄45岁,全是大专文化程度。全所党员464人,其中在职党员ⅹ人。

全所下设ⅹ个机关科室、ⅹ个大队,主要收治四川甘孜、阿坝、凉山、绵阳、广元、遂宁、雅安等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该所现有ⅹ个管理区,标准收容能力近5000人,最大收容能力7000余人。另配有三级监控中心、强戒人员习艺楼、医院、民警食堂、警察备勤楼。全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是四川的一个大型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实施后,该所大力开展“戒毒管理模式研究”,以“常青藤”象征“生命、健康、希望、活力”为外在标志,总结提炼出了“常青藤生命复原”戒毒康复模式,并于2009年6月25日正式对外发布。

2010年2月,该所启动了首次回归社会适应性考验活动。截止目前,接受社会适应性考验的戒毒人员累计达69人次,在考验期间复吸的仅3人次,实践验证了“常青藤”戒毒康复模式的效果。

2010年“6.26”前夕,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记者赶赴该所,以戒毒人员刘某的强制隔离戒毒故事为线索,录制了一期《忏悔录》节目,并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播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2009年,该所被四川省禁毒委办公室、《禁毒周刊》编辑部评为“四川省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四川省司法厅记集体二等功。

民警秉承“人文、法治、关爱、和谐”之理念,扛预防减少毒品犯罪、保社会和谐安宁之重任,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向着“打造戒毒品牌,争创全国一流”的更高目标奋力翱翔!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维衡众网关于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