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改制单位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政策如何衔接?
- 2、改制职工安置费会计科目怎么填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改制单位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政策如何衔接? (一)

优质回答针对改制单位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政策衔接问题,各地应依据本地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连云港市为例,具体规定如下:
(1) 改制单位离休人员待遇不作调整,相关费用从单位净资产或国有资产变现收益中计提,交相关部门或机构管理。
(2) 改制前退休人员待遇保持不变,基本养老金调整按照事业单位办法执行,所需费用由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住房补贴、取暖费及差额部分一次性从单位净资产或国有资产变现收益中计提。改制后至2004年12月31日前退休人员待遇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3)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如符合规定条件,可申请提前退休,期间退休金及社会保险费用由单位从净资产或国有资产变现收益中计提。退休金计发基数为单位改制时本人当月工资。以后基本养老金调整统一执行企业办法。
(4) 事业单位改制后,原则上接收原单位全部在职人员,执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工资制度按照企业标准,单位和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纳入企业社会保障体系。职工工龄连续计算,军队转业干部、劳动模范等人员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安置。符合条件的人员可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原事业单位职工实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工作年限的0.3%,合计120个月,费用从单位净资产或国有资产变现收益中计提。
(5) 与单位解除用人关系、自谋职业的职工,按工作年限发放经济补偿金,月工资按上年平均工资计算。单位从净资产中提取职工安置费,用于支付经济补偿金,存储于财政专户。双方签订补偿协议,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按照协议领取经济补偿金,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6) 改制后退休人员按企业计发办法领取基本养老金,若低于原事业单位退休金标准,差额部分通过补贴解决。补贴逐年递减,2005年至2009年退休的补贴比例分别为90%、70%、50%、30%、10%。补贴从单位净资产或国有资产变现收益中计提,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
(7) 50年代退职人员、60年代下放人员、因工负伤职工、遗属补助对象等,其生活补助费或医疗补助费等费用从单位净资产或国有资产变现收益中计提,一次性发放给个人。
(8) 改制后在职职工及退休人员的丧葬费、抚恤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用,按照我市城镇企业保险规定由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
(9) 改制单位以前年度未缴或少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应予补缴。已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未参加的按规定补缴养老保险费。
改制职工安置费会计科目怎么填 (二)
优质回答改制职工安置费会计科目应填写为“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安置费”。具体说明如下:
会计科目选择:
应付职工薪酬:这是一个用于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的科目,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职工安置费:在改制过程中,企业为了安置职工而支付的费用,应作为应付职工薪酬的一部分进行核算。
会计分录:
当企业计提职工安置费时,应借记相关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安置费”。当企业实际支付职工安置费时,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安置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注意事项:
在填写会计科目时,应确保科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填写错误或遗漏。改制职工安置费的核算应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处理:企业应根据职工安置费的实际发生情况,及时进行会计处理,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职工安置费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合规性。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企业改制职工安置,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维衡众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