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婚后夫妻共同财产

新婚姻法婚后夫妻共同财产

### 新婚姻法下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与分配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与范围

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通过劳动、生产经营、投资等方式获得的,依法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这些财产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指定归一方的除外);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具体范围详解

夫妻共同财产的具体范围广泛,涵盖了工资、奖金等劳动性收入,以及生产经营、投资所得收益。知识产权收益,如专利授权费、著作版税等,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此外,继承或受赠的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指定归一方,否则同样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其他如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等,也应计入夫妻共同财产。

二、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原则

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属

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意味着,无论财产是由一方还是双方共同努力获得,只要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都应视为夫妻共同所有。

约定财产制的优先性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约定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这种约定具有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规则。但约定不得规避债务或侵害第三方权益,未明确约定的财产则默认适用法定规则。

三、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原则

平等处理权与协商优先

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在离婚或财产分割时,双方应首先通过协商确定分配方案,包括实物分割、折价补偿或共有保留等方式。

法定裁判规则与特殊财产处理

若协商不成,法院将依据法定裁判规则进行判决。判决时,法院会照顾子女、女方及无过错方的权益。对于特殊财产,如婚后父母全款购房且登记在子女名下,视为个人财产;对于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大额打赏等行为,可认定为挥霍行为,另一方可要求返还。

四、总结

新婚姻法下,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与分配遵循法定与约定相结合的原则。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通过书面协议约定财产归属的,具有法律效力。在离婚或财产分割时,双方应首先通过协商确定分配方案,协商不成时由法院依据法定裁判规则进行判决。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有助于维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稳定。

明白新婚姻法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维衡众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