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淹死后 一般2一3个小时浮出水面有没有救?
- 2、什么是淹溺
- 3、淹溺4级是指
- 4、淹溺是指什么
- 5、淹溺是指什么选择题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人淹死后 一般2一3个小时浮出水面有没有救? (一)
最佳答案1. 淹溺是指人淹没在水中导致的一种紧急状况,它可能导致窒息、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伤,最终导致呼吸和心脏功能停止。
2. 淹溺的严重后果包括非病态反应、病态反应和死亡。非病态反应指的是淹溺后未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病态反应指的是淹溺导致的一系列身体反应;而死亡则是由于淹溺导致的呼吸和心脏停止。
3. 在淹溺事件中,如果受害者心脏停止跳动后再浮出水面,这通常意味着生命已经丧失。根据发现的溺亡情况,通常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a. 呼吸道进水但心脏仍在跳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可能需要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通常可以挽救生命。
b. 呼吸停止但心脏仍在跳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能在心脏停止后6分钟内恢复心跳,有很大的机会挽救生命。
c. 呼吸和心脏都停止:当心脏停止跳动,即使时间是2-3小时或更短,生存的几率也非常低。在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很难通过急救措施挽救生命。
4. 如果判断受害者已经在水中超过一个小时,通常意味着身体已经出现严重变化,如尸僵,此时浮出水面的是已经死亡的遗体。
什么是淹溺 (二)
最佳答案淹溺是指人沉没于水中,导致呼吸道被水及水中杂物堵塞,进而引起窒息的现象。以下是关于淹溺的详细解释:
定义:
淹溺是指人由于某种原因沉没于水中,导致呼吸道受阻,无法正常呼吸的状态。
发生原因:
淹溺不仅会发生在不会游泳的人身上,会游泳的人同样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淹溺。
过程与分类:
干溺:当人沉没于水中时,呼吸道首先会被水以及水中的水草、淤泥等杂物堵塞,导致喉头及会咽部反射性痉挛,引起呼吸不通畅。此阶段称为干溺,其死亡率较高,约为10%20%。湿溺:如果人在干溺阶段后仍处于昏迷状态,呼吸道无法呼吸,水会大量灌入呼吸道、食道和胃内,此阶段称为湿溺。湿溺会导致肺内有水,进一步引发呼吸窒息,并可能出现肺水肿、颜面部水肿、全身浮肿以及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危害:
淹溺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如果不及时救援和治疗,会导致生命危险。无论是干溺还是湿溺,都可能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甚至死亡。
综上所述,淹溺是一种由于人沉没于水中导致呼吸道受阻而引起的窒息现象,其发生原因多样,过程复杂,且危害严重。因此,在游泳或进行水上活动时,务必注意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淹溺4级是指 (三)
最佳答案淹溺4级是指:淹溺的临床症状是有急性肺水肿和低血压。
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
根据溺水者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的差异,Szpilman 分级系统将其分为6级:1级有咳嗽、肺部听诊正常;2级肺部听诊异常,部分肺区可闻其啰音;3级有急性肺水肿,无低血压;4级有急性肺水肿和低血压;5级呼吸停止;6级心肺骤停。
人体溺水后数秒钟内,本能地屏气,引起潜水反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外周血管剧烈收缩),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继而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进入非自发性吸气期,随着吸气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气道导致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
干性淹溺时由于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人吸入,占淹溺者的10%到20%。人入水后因受到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所有溺死者中10%到40%可能为干性淹溺。
湿性淹溺时由于人淹没于水中,首先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但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
淹溺是指什么 (四)
最佳答案淹溺通常是指溺水。
淹溺是比较书面的语言,其实就是人淹到水内,叫淹溺,也就是被水淹了。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游泳的人会被淹,会游泳的人也会被淹。
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溺水,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有57000人。溺水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致死原因。男性溺水是女性的3倍。
溺水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只要不胡乱挣扎,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身体就不会下沉得很快。
除呼救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淹溺造句
1、在爱情的国度里,脚踏二条船者,终将失足淹溺。
2、抓安全、抓生产、抓效益;防坠落、防打击、防淹溺。
3、他们那些想要富裕的人,落入诱惑和陷阱,和许多的愚蠢和有害的贪欲,这些都会把人们淹溺在败坏和毁灭里。
4、结果26例海水淹溺患者中,除2例因溺水时间长,救出水面时已死亡外,其余24例均抢救成功。
5、在它那快船活动的天地间,在他那凶残野蛮的舱房里,有成千上万的淹溺者的白骨做了它的压舱物。
6、他身上有几处被船只撞击的伤痕,并且他还淹溺了。
内容参考:
淹溺是指什么选择题 (五)
最佳答案淹溺是指人淹没在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呼吸道被异物堵塞或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以及液体进入肺后阻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和缺氧。
淹溺是比较书面的语言,其实就是人淹到水内,叫淹溺,也就是被水淹了。种情况下,不仅不会游泳的人会被淹,会游泳的人也会被淹。淹溺分为两步,当人沉没于水时,呼吸道会被水以及水中的水草、淤泥等杂物堵塞。
这种情况下首先会出现喉头以及会咽部反射性痉挛,导致呼吸不通畅。当呼吸道不通畅时,人就会窒息,这一阶段叫做干溺,干溺所导致的死亡率大概有10%-20%。接下来如果人处于昏迷状态,呼吸道不能呼吸时,水会拼命的向呼吸道、食道、胃内灌入,这种情况下称之为湿溺。
干溺主要是单纯的缺氧,而湿溺是由呼吸道、食道被水灌入,灌入以后会出现肺内有水,还有会发生呼吸窒息。湿溺还有一些会出现肺水肿,细胞会不断膨胀,所以会出现颜面部水肿、全身浮肿,还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等,这都是湿溺的相关症状。
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
安全游泳知识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也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更不要私自到江、河、湖、水库等地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要了解清楚。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3、游泳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4、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5、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相信关于淹溺是指什么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维衡众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