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骗了钱家长该怎么办 (一)

孩子被骗了钱家长该怎么办

法律分析:

若是未成年人,被骗了钱,建议尽快通知家长,由家长出面保留证据,确定被诈骗金额,报警等待公安机关处理。不过,如果涉及犯罪事实轻微的,未达到立案标准的,那么公安机关是可以不予立案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如果诈骗数额达到了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立案处理,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犯罪嫌疑人如何定罪量刑,则要根据诈骗数额大小来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犯罪嫌疑人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犯罪嫌疑人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对于诈骗罪的处罚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未成年人遇到诈骗,也不要害怕着急。协同家长,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取证,争取快追回被骗钱财,才是最重要的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二条 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衍生问题:

未成年人打赏网络主播父母能否追回钱款?

1、小孩打赏主播,理论上钱是应该可以退回来的,但想要把钱要回来家长必须举证证明刷礼物的行为是孩子自己操作的。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无效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就是婴儿、精神病患者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等没有行为能力的人,这种人订立的合同是完全无效的。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情况则稍有不同。

3、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 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银行卡借给别人,别人非法用,会怎么判刑,熟法律相关人员答? (二)

在明知对方借银行卡是用来实施诈骗等行为的,会根据诈骗性质及金额,以共犯罪论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九条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被害人;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应该怎样认定协同诈骗罪 (三)

1、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是否共同故意;3、是否有共同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1)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必须是两人;(2)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分子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意图。 一、应该怎样认定协同诈骗罪

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规定协同诈骗罪,若是属于共同实施诈骗行为,且达到了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的,通常是按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处理。

认定诈骗共同犯罪条件如下:

1、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是否共同故意;

3、是否有共同犯罪行为。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必须是两人;

(2)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分子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意图。

二、诈骗罪共同犯罪如何处罚

诈骗罪的共犯如果是主犯且数额较大的,一般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是从犯且数额较大的,一般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并在此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共同故意犯罪。二人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综上所述,诈骗罪中认定共同犯罪要求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的自然人或者是两个的单位,且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客观条件上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同时主观条件上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诈骗归刑侦还是经侦 (四)

诈骗案件既可以归刑侦部门管辖,也可以归经侦部门管辖,这主要取决于诈骗案件的性质和具体情况。

一、刑侦部门管辖的诈骗案件

刑侦部门主要负责侦破刑事犯罪案件,包括涉及暴力、威胁、欺诈等手段的犯罪行为。因此,对于一些涉及复杂作案手法、高度组织化、跨境作案的诈骗案件,刑侦部门会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案件往往涉及大量的证据收集、线索追踪和嫌疑人抓捕等工作,需要刑侦部门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

二、经侦部门管辖的诈骗案件

经侦部门则主要负责侦破经济犯罪案件,包括金融诈骗、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这些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经济关系和财务操作,需要经侦部门对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一些涉及金额巨大、影响广泛的经济诈骗案件,经侦部门会进行专项调查和打击。

在实际工作中,刑侦部门和经侦部门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协同作战和配合。对于涉及多个领域的诈骗案件,两个部门会共同开展调查,共享资源和信息,以确保案件得到及时、有效的侦破。

综上所述:

诈骗案件既可以归刑侦部门管辖,也可以归经侦部门管辖,具体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情况。刑侦部门主要处理涉及复杂作案手法和高度组织化的诈骗案件,而经侦部门则主要负责经济犯罪案件的侦破。两个部门会根据案件需要协同作战,共同打击诈骗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九条规定:

公安机关对于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予以审查核实。根据需要采取侦查手段和措施,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

对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进行审查。发现案件事实或者线索不明的,必要时,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调查核实。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协同诈骗罪一般判几年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维衡众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