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20万不退赃判几年

诈骗20万不退赃判几年

### 诈骗20万不退赃判几年

诈骗犯罪,作为一种严重侵犯他人财产权益的行为,一直以来都受到法律的严厉打击。当诈骗金额达到20万且不退赃时,其法律后果尤为严重。本文将详细探讨“诈骗20万不退赃判几年”这一问题,并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进行分析。

一、诈骗20万的法律定性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一定金额标准便构成犯罪。其中,诈骗2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范畴,极有可能构成诈骗罪。这一定性是后续量刑的基础,也是判断犯罪分子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

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综合考虑诈骗的手段、情节、后果等因素,以及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来确定其是否构成诈骗罪及相应的刑事责任。一旦构成诈骗罪,犯罪分子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

二、不退赃的法律后果

对于诈骗犯罪分子而言,退赃是一个重要的量刑情节。积极退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罚,体现犯罪分子的悔罪态度。然而,如果诈骗20万后犯罪分子拒不退赃,那么将在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诈骗20万且不退赃的情况,法院一般会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量刑幅度并非绝对,而是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如果犯罪分子在诈骗过程中具有多次诈骗、针对弱势群体诈骗等恶劣情节,即便数额为20万且不退赃,也可能会被判处接近十年的有期徒刑。

此外,不退赃还可能影响犯罪分子的缓刑适用。一般情况下,诈骗20万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难以判处缓刑。但如果在具备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且经司法机关综合考量后认为符合缓刑适用条件,可能会判处缓刑。然而,不退赃将使得这一可能性大大降低。

三、量刑的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退赃情况外,量刑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 犯罪情节

犯罪情节是量刑的重要因素之一。法院会综合考虑诈骗的手段、方式、过程、结果等方面来判断犯罪情节的轻重。例如,采用暴力、胁迫等恶劣手段实施诈骗的,将被视为情节严重,从而在量刑时予以从重处罚。

2. 主观恶性

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也是量刑的重要考量因素。如果犯罪分子在实施诈骗时具有明显的恶意和预谋,或者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和精神伤害,将被视为主观恶性较大,从而在量刑时予以从严掌握。

3. 自首、立功等情节

如果犯罪分子在案发后能够主动投案自首,或者积极协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将被视为具有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这些情节将在量刑时予以考虑,从而对犯罪分子予以从轻处罚。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诈骗20万不退赃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量刑幅度。因此,对于诈骗犯罪分子而言,应积极退赃以争取从轻处罚,并尽可能争取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诈骗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制意识和防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诈骗犯罪的蔓延势头,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公共秩序。

对于诈骗20万以上金额的判多少年,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维衡众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