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女童不明原因“铊中毒”,女童的现状如何? (一)

答目前女童已经得到了药物治疗,情况正在好转。
一、女童铊中毒
前两天有一位网友求助,他的一岁表外甥女出现了坨中毒需普鲁士兰救治,为了找到这种药物,这位博主上网求助。最终在众多热心网友的帮助下,他成功买到了普鲁士兰,解救了自己的小外甥女。在这一次的事件当中,很多网友对铊的来源提出了疑问,不明白小女童是从哪里接触到铊的。连重症医学科主任都表示坨在生活当中非常少见,除非是城市里的特例研究室,否则一般人都难以接触到。现在该博主在网上的最新信息是告知大家已经报警了,警方立案调查了。
二、铊中毒的危害
图是日常生活当中非常少见的一种元素,除非人类居住在含有铊的矿山附近,否则正常来说都很难接触到。铊是一种剧毒物质,致死量在一克左右,它溶于水之后无色无味,被人引用之后也不容易被发觉,但是它对人体的毒性很大,在中毒之后的10~12个小时就会发病,最初只会感到恶心呕吐,但是随即坨就会伤害到中枢神经和肠胃以及肾脏。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的话,中毒者很有可能走向死亡。
三、案情疑点
在这起事件当中,最让人怀疑的是,就是这个女童到底是怎么接触到铊元素,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中毒。铊中毒之后基本没有特效药,比较好的解毒方法是血液灌流和置换血浆。这位博主寻找的普鲁士蓝是可以和驼进行反应,形成不溶性物质,在随着粪便排出。普鲁士蓝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是百分百就能够治愈坨中毒,就算治愈之后也有可能会产生后遗症。目前还是要等警方调查之后的通报,才知道女童到底是在什么途径接触到铊。
柠檬汁里面含铊元素吗 (二)
答柠檬汁中不含铊元素。铊是一种剧毒金属,青白色,属缓发性剧毒物品,致死量大约为1克,进入人体后会有3至7日的潜伏期。
铊是自然界中较为稀少但普遍存在的元素,其毒性高于铅和汞,属高毒类,且具有蓄积性。人体一次性摄入0.5-1克便足以致命。
在自然界中,铊不以金属形式存在,而是以微量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多种物质中,主要与钾和铷有关。铊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而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也含有高量的铊。此外,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摄入这种非食用盐时,就可能引起铊中毒。
虽然柠檬汁本身不含铊元素,但在某些情况下,食用受污染的非食用盐可能导致铊中毒。因此,在购买和使用盐时应保持警惕,确保其来源可靠。
值得注意的是,铊中毒的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肌肉疼痛、皮肤发绀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和神经系统损伤。
如果怀疑铊中毒,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医生可能会根据症状和暴露史进行诊断,并可能采取血液、尿液或粪便样本进行铊含量检测。
怎么预防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三)
答铊是一种剧毒品,青白色金属。 在1993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剧毒物品品名表》中,与氰化物同列A类。由于铊无色无味,且易溶于水,进入人体时人们不会发觉。铊是一种缓发性的剧毒物品,致死量在1克左右,进入人体后有3至7日的潜伏期。铊是一种很稀少但普遍存在的元素,铊的毒性高于铅和汞,属高毒类,具有蓄积性。对人来说,0.5-1克的一次性摄入量便足以致死。 在自然界中,铊不以金属形式存在,而是以微量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很多物质中,主要与钾和铷有关。而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1.接触控制:皮肤接触也会造成轻度铊中毒,所以要尽量避免皮肤接触。 2.饮食注意: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触到的,但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3.作业防护:工作中若需要接触铊,如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因此,生产鞭炮的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往往带有红色,注意不买,不食带有红色的盐。要禁止在工作中进食、吸烟,并戴防护口罩或防毒面具、手套,穿防护服;工作后进行淋浴。 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大于铅、汞,属高毒类,具有蓄积性。一般认为,铊对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12mg/kg,5mg/kg~7.5mg/kg的剂量即可引起儿童死亡。铊主要通过肾和肠道排出,少量可从乳汁、汗腺、泪液、毛发和唾液排出。铊排泄缓慢,有报道铊中毒患者28周后仍能在尿中测出铊。 发病机制: 铊中毒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代谢途径有关: 1. 铊的理化性质与钾相似,它与钾离子有关受体部位结合,竞争性抑制钾的生理生化作用。 2. 铊与酶分子或蛋白巯基结合,抑制许多酶的活性。 3. 铊在体内与核黄素紧密结合,干扰其代谢,导致丙酮酸代谢和其他有关的能量代谢障碍。 4. 铊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蓄积而产生明显的神经毒作用。 5.铊对甲状腺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临床表现: 1. 急性中毒: 多为误服或自服所致。铊经口进入人体后,潜伏期长短与剂量大小有关,一般约在12~24小时,甚至长达48小时。 最初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出现阵发性腹绞痛或隐痛、腹泻或顽固性便秘,也可有口腔炎、舌炎、牙龈糜烂以及出血性胃炎等,有时患者仅表现为厌食或恶心。 中毒后2~5天出现双下肢酸、麻、蚁走感或针刺感,下肢特别是足部痛觉过敏是铊中毒的突出表现。运动障碍出现较晚,严重时出现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常可波及颅神经,可发生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复视、周围性面瘫、构音及吞咽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可出现头痛、睡眠障碍,情绪不稳、焦虑等精神异常和行为改变,严重病例出现中毒性脑病,可表现为谵妄、惊厥和昏迷。 脱发为铊中毒的特异性体征,一般于中毒后1~3周左右发生。表现为头发一束束脱落,可致斑秃或全秃,严重者胡须、腋毛、阴毛和眉毛都可脱落,但眉毛内侧1/3常不受累。一般情况下,脱发是可逆的,大约在1个月左右开始再生,然而严重铊中毒可致持久性脱发。 皮肤干燥、脱屑,可出现皮疹、痤疮、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及足跖部角化过度,指甲和趾甲于第4周可出现白色横纹(Mees纹)。 其他损伤:部分患者有肝、肾、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 2. 慢性中毒: 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与急性铊中毒基本类似。早期表现为类神经症,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疲倦、乏力等,随后出现毛发脱落,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力下降是一突出表现,严重者只有光感。也可有周围神经病变、皮肤色素沉着、Mess纹等。 实验室检查: 1. 生物样品测定:测定尿铊含量有助于诊断,尿铊超过5 μg/L有诊断意义。粪便、头发、指甲、血液和唾液中也可检测出铊。 2. 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确切的铊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参考尿铊或其他生物材料中铊的测定,排除其他病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可诊断铊中毒。应与急性胃肠炎、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相鉴别。 治疗: 1.清除毒物急性口服中毒患者,应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导泻。洗胃可用1%的碘化钠或碘化钾溶液,使之形成不溶性碘化铊。随后可口服活性炭0.5g/kg,以减少铊的吸收。吸入中毒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污染者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眼部接触时用大量清水冲洗。 2.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是一种无毒色素,铊可置换普鲁士蓝上的钾后形成不溶性物质随粪便排出,对治疗经口急慢性铊中毒有一定疗效。用量一般为每日250mg/kg,分4次,溶于50ml15%甘露醇中口服。 3. 对严重中毒病例,可以使用血液净化疗法,有研究表明血液灌流有较好的效果。 4. 曾用过二巯丙醇、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等治疗,但疗效不肯定。 5.适量补充氯化钾 高钾能增加肾对铊的清除,可能与钾竞争性阻断肾小管对铊的吸收有关,同时钾可动员细胞内的铊到细胞外,使血铊含量增加,可使临床病情加重,因此要慎用。 6. 对症和支持治疗 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保护肝、肾、心等脏器,给予足够的B族维生素。对重度中毒者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制剂。
清华大学铊中毒全过程 (四)
答清华大学铊中毒全过程如下:
1994年11月24日,她从肚子疼这一症状开始发作,随后发展为胃部疼痛,仅仅过去两个月,朱令满头秀发掉了个精光,疼痛让她整夜整夜睡不着,经常疼的满头大汗,在床上打滚。
最可怕的是,如此痛苦的症状,朱令在医院浑身上下检查了个遍,却根本查不出任何病因。
1995年2月,距离第一次发病已过去4个月时间,寒假结束了,尽管生死未卜,但这个坚强的女孩仍然选择重返校园,然而,朱令前脚刚踏进学校,清华园像是被人下了诅咒,可怕的怪病再度卷土重来,症状发作比第一次还凶险残暴。
朱令的腿开始疼痛难忍,并且出现了严重眩晕,父母紧急将她再次送进医院,这一次,因为清华校友们的不懈努力,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媒体广泛关注,终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李舜伟医生发现了端倪,他认为,朱令的两次症状,像极了一种非常罕见的化学制剂铊进入人体后的中毒反应。
至此,真相的门缝终于被打开了一丁点,此时距离朱令第一次出现铊中毒症状,已经过去近半年的时间,这种剧毒物质在医生们找到解药之前疯狂发挥威力,朱令于3月底陷入了昏迷。
死神咆哮着冲向这个可怜的女孩,只剩下一根独苗的朱令父母显然无法第二次承受丧女之痛,在那个通讯网络并不发达的时代,清华校友会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他们运用电子邮件,面向全世界的医疗、化学领域广泛发出求助信,并收到了来自五湖四海、各种语言的回复,然后再由校友们翻译成中文,交给朱令的主治医生。
终于,信息汇集后医生们找到了铊中毒鉴定的方法,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朱令在几个月时间内曾两次铊中毒,且第二次中毒的剂量已经远远超过致死量,最终女孩能捡回一条命,已经是一个奇迹。
铊中毒的介绍:
铊中毒是机体摄入含铊化合物后产生的中毒反应。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其对成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体重,对儿童为8.8~15mg/kg体重。
中毒后表现症状为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铊中毒一般具有较为典型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毛发脱落、皮肤损伤等症状。但由于铊中毒较为罕见,因此常被忽略,导致误诊。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铊中毒的致死量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维衡众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