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有哪些种类? (一)

食物中毒有哪些种类?

1、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一般有淀粉类,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

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有100多个血清型。

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

1、细菌培养

应取可疑食物、呕吐物和粪便作细菌培养。

2、细菌学、血清学检验

根据不同病因做相应的细菌学、血清学检验。

3、血培养

重症患者血培养,留取早期及病后二周的双份血清与培养分离所得可疑细菌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双份血清凝集效价递增者有诊断价值。

可疑时,尤其是怀疑细菌毒素中毒者,可做动物试验,以检测细菌毒素的存在。

由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二)

肉毒杆菌。

神经型中毒是由于进食含有肉毒杆菌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素中毒是属于神经型食物中毒,也称肉毒中毒。

临床以恶心、呕吐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眼肌、面肌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果抢救不及时,病死率比较高。

这种中毒的传染源为家畜、家禽和鱼类,病菌由动物肠道排出,牙孢污染食品,在缺氧环境下肉毒杆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以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多见于腊肉、罐头等腌制食或者是发酵的豆制品、面制品等。

人群普遍易感,无病后免疫力。这种疾病的潜伏期为12—36小时,最短为2—6小时,长则可达8—10天。血压先正常后升高,脉搏先慢后快,常有顽固性的便秘、腹胀。病程中患重神志清楚,感觉正常,不发热。轻者5—9日内即可恢复但全身乏力。

食物中毒有哪些发病特点 (三)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有:1.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食物中毒大部分是因为进食了含有大量致病细菌和细菌产生的毒素的食物造成的;2.潜伏期短,从进食致中毒食物到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间短,短则1个小时,长则几天,大部分都在24小时内;3性发病,大部分病人表现为突发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伴发热;4.容易出现集体发病,聚餐进食了同一不干净食物的人容易出现共同发病;5.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季,夏天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6.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大部分病人可在几小时到几天内缓解,即使需要药物治疗,也是短期治疗,基本没有后遗症,只有极少数严重病人和神经型食物中毒的病人可导致死亡。

食物中毒症状 (四)

食物中毒的症状根据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胃肠型食物中毒 主要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2. 神经型食物中毒 主要症状: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眼部肌肉瘫痪等。

3. 沙门菌中毒 潜伏期:6~24小时,最长可达2~3天。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乏力,可能伴有皮疹,大便有脓血。病程可能持续1~3周,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4. 葡萄球菌中毒 潜伏期:一般3小时。 主要症状:呕吐、腹泻,以呕吐为主,发热不明显。

5. 嗜盐菌中毒 潜伏期:8~12小时。 主要症状:腹痛、腹泻伴呕吐,中度发热,大便呈洗肉水样或脓血便。

6. 肉毒杆菌中毒 潜伏期:1天至数天。 主要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包括头痛、眩晕、瞳孔散大、软弱无力、眼睑下垂、复视、视力模糊,甚至失明,以及吞咽和呼吸困难,失音。严重时可能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7. 大肠埃希杆菌中毒 潜伏期:一般4~12小时。 主要症状:以腹泻为主,大便有腥臭味,很少发热。

8. 真菌性食物中毒 主要症状:先有胃肠道症状,随后可能出现肝、肾损害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惊厥、昏迷。有些真菌还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神经型食物中毒临床表现 (五)

神经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毒素摄入量和个体差异有关。潜伏期一般在12至36小时,最短2至6小时,最长可达8至10天,潜伏期越短,病情可能越严重,但也有潜伏期长的病例发展为重型或从轻型开始后加重。 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感轻微不适,无需治疗,但严重者可在24小时内导致死亡。初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B型和E型毒素比A型更常见,随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视力模糊、复视等症状。当胆碱能神经受影响,会出现便秘、尿潴留和唾液、泪液分泌减少等症状。

体检时,可能发现患者精神紧张、上眼睑下垂、眼肌无力、眼球运动受限,瞳孔可能不对称且光反应变慢。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神经损害,如咀嚼、吞咽、语言和呼吸困难,四肢肌肉也会出现弛缓性轻瘫,腱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但一般无病理反射,肢体瘫痪少见。体温正常,除非合并感染。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肺部感染,若救治不及时,可在2至3天内死亡。进入稳定期后,患者通常在6至10天内开始恢复,视力恢复较慢,可能需要数月时间。对于婴儿,特别是混合喂养或母乳喂养的,症状包括便秘、拒奶、全身软弱、哭声低沉和颈部无力,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死亡,轻者可能仅有腹胀或乏力,需警惕漏诊。 创伤性肉毒中毒的潜伏期约为10至14天,症状与食物中毒类似,但缺乏胃肠道症状,可能伴随发热和毒血症表现。

扩展资料

神经型食物中毒特指肉毒中毒,是由于进食含肉毒梭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轻微不适,无需治疗,重者可于24h 内致死。起病急骤,早期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继之出现头昏、头痛、全身乏力、视力模糊、复视等。如求救不及,病死率较高。本病于1793年在德国南部Wildbad首次发现,因患者进食变质腊肠后而致病,取名为肉毒中毒。男女老幼对本病均有易感性,病后无持久免疫力。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神经型食物中毒是吃什么吃的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维衡众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