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然而,有些人为了谋取私利,不惜触犯法律,其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就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那么,什么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呢?主要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具体来说,该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具有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则要求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故意予以掩饰、隐瞒。
-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 2、触犯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怎么什么处罚。拘留通知单上面写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
- 3、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二万元判缓刑案例
- 4、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
本文目录导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

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即该行为干扰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秩序。
客观方面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旨在使司法机关无法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上游犯罪的实施人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主观方面要件:本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予以掩饰、隐瞒。这里的“明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知的内容,即知道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二是明知的程度,即知道这些财物可能是非法取得的。具有特定情形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例如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而协助转换财物、无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财物等。
综上所述,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需要满足上述四个要件。
触犯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怎么什么处罚。拘留通知单上面写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 (二)
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该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最低量刑三年以下,情节严重的可能在三年七年以下量刑。送看守所后建议家属尽快委托律师辩护。
法律分析
这个罪名属于帮助行为正犯化。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是有相反证据的除外,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然实施有关行为的;接到举报后不履行法定管理职责的;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的;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的;频繁采用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的;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综合考虑社会危害程度、认罪悔罪态度等情节,认为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一般首先会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最长37天。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若是因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刑事拘留了或被批捕了,只有律师可以会见。依据现有法律,家属或朋友不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只有到法院开庭才能见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二万元判缓刑案例 (三)
答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涉案金额为二万元的情况下,判缓刑的案例并非固定模式,但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和建议,有助于理解如何可能获得缓刑判决:
坦白认罪与积极悔罪:
核心要素:被告人必须坦白认罪,并表现出积极的悔罪态度。这是法庭考虑缓刑的重要因素之一。
行动建议: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应如实陈述事实,不隐瞒、不歪曲,同时表达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省和改正错误的决心。
从轻处罚情节的搜集与阐明:
重要性:请律师帮助搜集和阐明从轻处罚的情节,如初犯、偶犯、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这些都有利于法庭判决缓刑。
具体做法:被告人及其家属应积极配合律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如退赃凭证、被害人谅解书等。
法庭的判决权:
关键点:请律师辩护与判缓刑没有直接关系,判决权在法庭。律师只能提供法律建议和帮助被告人准备辩护材料。
注意事项:被告人应理解并尊重法庭的判决权,不要过分依赖律师的承诺或保证。
涉案金额的影响:
具体分析:虽然涉案金额为二万元可能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法庭在判决时会考虑这一金额相对于整体犯罪情节的大小。
潜在影响:如果二万元相对于被告人的经济能力而言占比较大,且被告人能够证明其积极退赃、赔偿损失,这可能有助于减轻刑罚,增加缓刑的可能性。
重新做人的机会:
表达意愿:被告人可以在庭审结束时向法庭请求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和改正错误的决心。
注意事项:表达应诚恳、真挚,避免过度渲染或夸大其词。
综上所述,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涉案金额为二万元时,要获得缓刑判决,被告人需要坦白认罪、积极悔罪,配合律师搜集从轻处罚情节,并尊重法庭的判决权。同时,表达对未来积极展望和改正错误的决心也是重要的。但请注意,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同,判决结果也会因案而异。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 (四)
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犯罪所得的追缴制度以及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严重妨碍了司法机关对犯罪所得的追缴,破坏了社会秩序和司法权威。
客观要件:
行为人实施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这包括对他人的犯罪所得进行转移、隐匿、转换等行为,以增加其隐匿性,使其不被发现或难以被追缴。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同时,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无论个人还是单位,只要实施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都有可能构成此罪。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而故意予以掩饰、隐瞒。如果行为人对犯罪所得的性质不知情,或者虽然知道但并非出于故意掩饰、隐瞒的,则不构成此罪。这种故意心态反映了行为人对犯罪行为的纵容和对法律的蔑视。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维衡众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