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劳保用品发放标准
- 2、国家对劳保用品的管理规定及发放标准是什么
- 3、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及管理办法
- 4、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的内容
- 5、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标准内容
本文目录导航:
劳保用品发放标准 (一)

最佳答案合理发放和使用员工劳动保护用品是保障员工在生产劳动(工作)中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劳保用品发放应遵循安全、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以下是关于劳保用品发放标准的相关规定:
1.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原则
劳动保护用品应根据岗位性质及不同工作环境发放。应按需发放,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的需求。
2. 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及使用年限
劳动保护用品的种类包括工作服、防寒服、反光背心、雨衣、雨鞋、安全帽、劳动保护手套和电工鞋等。
3. 女员工工作服发放规定
管理岗女员工转正后每两年发放两套(黑色外套2件、裤子4条、短袖白衬衣2件、长袖白衬衣2件)。
4. 劳动保护用品的保管与更换
公司物业部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定制和发放。个人保管、使用不当、丢失和损坏的劳动保护用品,由当事人自行购买。离职、辞职或被辞退的员工需折价赔偿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
5. 劳动保护用品的领取
除必须配备的用品(如反光背心、安全帽)上岗前领取外,其他劳动保护用品需在入职后领取。定制物品入职后登记,待做好后发放。
6. 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承担
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由使用部门承担。实习生是否需要配备劳动保护用品由人力资源中心决定,费用由人力资源中心承担。需求部门承担其他配备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
7. 执行时间
本规定自2014年3月26日开始执行,原《劳保用品发放规定》同时废止。
企事业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规定:
1. 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和范围
发放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一项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预防性辅助措施。应按照劳动条件发放,确保同类工种瞎好孝发放相同的防护用品。
2. 防寒用品的发放条件
冬季经常在海拔2千米的地点、湖面、河面、水库作业的职工,以及常年从事室内磨稿摄氏零度以下低温作业的职工可发放防寒服装。
3. 具体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经袜拿费人均控制数按每个工种每人每年计算,人均控制在80-140元。合同制职工、临时工、民工应按照同工种、同劳动条件、同标准供给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实物供应,禁止折合现金发放或以发放之名发放福利物品。
总之,国家根据不同工作岗位规定了不同的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用人单位应确保劳保用品达到规定标准。如未达标,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国家对劳保用品的管理规定及发放标准是什么 (二)
最佳答案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如下: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2000)依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及《国务院批转国家标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报告》的要求,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促进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此管理办法适用于生产、销售、检验及使用已颁布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产品的单位。根据需要,劳动人事部与国家标准局委托相关单位建立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各省、市、自治区的劳动局和标准局可根据各自情况建立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并需向劳动人事部和国家标准局报备。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中详细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培训及使用方面的职责。第十五条指出,用人单位需依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劳动环境条件、劳动防护用品的有效使用时间,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配备标准。第十六条强调,采购计划需依据配备标准制定,确保购买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
第十七条要求用人单位保存劳动防护用品的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第十九条则规定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登记程序。第二十条强调,用人单位应培训劳动者掌握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维护知识。第二十一条要求劳动者在使用前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确保外观完好、部件齐全、功能正常。
第二十二条指出,用人单位应定期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确保正确使用。第二十三条强调了劳动防护用品的妥善保存和定期更换的重要性。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需由车间或班组统一管理,定期维护。第二十四条要求对应急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性能完好。
第二十五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发放周期定期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对损坏的应及时更换。第二十六条特别指出,对于安全帽、呼吸器、绝缘手套等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劳动防护用品,需按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强制报废。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及管理办法 (三)
最佳答案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及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发放标准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用人单位需根据劳动者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劳动环境条件、劳动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时间,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如果单位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则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按工种和劳动条件发放:发给工人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按照劳动条件发放。对于在不同企业中劳动条件相同的同类工种,应当发给相同的防护用品;如果工种相同而劳动条件不同,应当发给不同的防护用品。
二、管理办法 采购与查验: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制定采购计划,购买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并查验并保存劳动防护用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 发放与登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配备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作好登记。发放周期应定期,对工作过程中损坏的,用人单位应及时更换。 培训与使用: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并督促劳动者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外观完好、部件齐全、功能正常。 维护与更换:劳动防护用品应当按照要求妥善保存,及时更换,保证其在有效期内。对于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呼吸器、绝缘手套等,应当按照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到期强制报废。 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并对应急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效果,保证其完好有效。
内容旨在确保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护,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的内容 (四)
最佳答案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于2000年制定,旨在确保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推动生产建设。该标准遵循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及《国务院批转国家标准化总局报告》的要求,适用范围包括遵循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销售、检验和使用单位。
国家授权劳动人事部和国家标准局合作,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各省劳动局和标准局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监督检验站,并向相关部门报备。中心站的主要职责包括发放产品合格证书、进行产品质量监督、制定检验细则和收费办法、提供检验结果,并对监督检验站提供技术指导。
企业生产劳动防护用品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申请产品合格证书。在产品出厂前,企业需自行检验并送检。产品必须经过封样改版处理,并获得合格证书的企业应具备稳定的生产技术、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产品检验机构或人员。出厂的防护用品必须附带检验站的检验证明,商业经销商只能销售符合标准并带有检验证的产品。
使用单位必须使用合格的防护用品,并建立定期检查和报废制度。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承担法律责任。劳动、标准化管理和商业部门共同负责实施和监督该标准的执行。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由劳动人事部负责解释。
该标准由国家经贸委组织制定,旨在指导用人单位合理配备、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确保安全生产。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标准内容 (五)
最佳答案《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此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旨在保护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由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单位应指导和督促劳动者正确使用这些用品。
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采购、发放和使用此类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用人单位需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由安技部门对购进的用品进行验收。
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选择了116个工种作为典型工种,其他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参考附录B中的《相近工种对照表》。例如,油船清洗工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可参照“加油站操作工”的标准。标准中规定了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表示字母,例如cc、fg、hw等,并规定了工作服材质、式样和颜色的要求,以符合各工种操作安全的要求。
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根据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确保防护用品在所有情况下都能适用。对于多种作业或环境,如不适合使用配备的防护用品,应额外提供或借用所需的防护用品。
标准要求配备防尘口罩,但禁止使用纱布口罩作为防尘口罩。防毒护具的发放应根据作业人员可能接触的毒物种类,选择相应的滤毒罐(盒),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手套分为帆布、纱、绒、皮、橡胶、塑料、乳胶等材质,用人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具有不同防护性能和材质的手套。
护听器包括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头盔,用人单位根据作业场所噪声的强度和频率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绝缘手套和绝缘鞋在定期更换外,每次使用前还需进行绝缘性能的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绝缘性能复测。对于可能受到飞溅伤害的眼部工种,必须佩戴防冲击眼镜,以避免眼镜破碎后对佩戴者造成伤害。
生产管理、调度、保卫、安全检查以及实习、外来参观者等人员应根据经常进入的生产区域,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在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的作业场所,除常规劳动防护用品外,还应在现场放置必要的防毒护具,并确保处于良好待用状态。高处作业场所需按规定架设安全网,并根据作业条件合理选用和佩戴相应种类的安全带。
考虑到各企业中工种作业环境、工作时间、劳动强度以及地区气候经济条件的差异,标准对各工种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种类是最低标准,使用期限未作具体规定。各省级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在制定本省的配备标准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发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并规定使用期限。对于未列入标准的工种,各省级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配备标准。
明白了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维衡众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