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地和籍贯 (一)

答户籍地是指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籍贯是指祖父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祖父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又名祖居地或原籍。
两者主要区别如下:
定义不同:户籍地是当前户口所在的地址,它会随着户口迁移而发生变化。而籍贯是祖籍地或原籍,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会更改。填写规则不同:填写户籍地时,需按照户口簿上登记的地址详细填写,通常精确到门牌号。籍贯的填写一般追溯到祖父一辈的居住地,可具体到县(市)。社会意义不同:户籍地在日常生活和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办理身份证、护照等各类证件,入学、就业、社保等事项通常与户籍地相关。籍贯更多是一种文化标识,体现家族的根源和传承,在一些需要追溯家族历史、文化背景的场合会用到。
籍贯正确填写方式 (二)
答籍贯的填写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直接写出生地,写到县或者区一级就可以了,比如:成都市金牛区,遂宁市射洪县;
第二种是填写省、市、行政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比如:四川,重庆。
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爷爷)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户口所在地和户籍所在地的区别
区别一:户籍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而户口所在地,指的是个人户口现在在哪里。
区别二:户口所在地,一般出生地和生活地未改变,户口未变迁的,户口所在地应该和户籍所在地一样,但由于就业,搬迁,升学等事宜居民不在原出生地生活居住时会形成居住地址。
籍贯与户籍所在地怎么填写 (三)
答法律分析:籍贯是祖籍,户口所在地是本人现在户口所在地方。籍贯填写本人的祖居地(指祖父的长期居住地)。通常就是户口本上的地址。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县。比如户口在焦作,籍贯就是:河南省焦作市。比如户口在武汉,籍贯就是:湖北武汉。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详细指的是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户籍所在地: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现役军人的户口登记,由军事机关按照管理现役军人的有关规定办理。居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的户口登记,除法令另有规定外,适用本条例。第四条 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户口所在地是户口本上哪一项 (四)
答户口本上的“籍贯”就是户籍所在地。
户籍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户籍所在就是指户口本首页,地址一栏所显示的地址信息。按照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公民填写户籍所在地,应该填写到户籍管理机关所在地。
户籍所在就是指户口本首页,地址一栏所显示的地址信息。按照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公民填写户籍所在地,应该填写到户籍管理机关所在地,例如应填**省**市**区。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
办理户口本的注意事项
1、居民户口簿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法律效力,是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户籍调查、核对的主要依据。户口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户籍调查、核对时,户主或本户成员应主动交验居民户口簿。
2、户主对居民户口簿应妥善保管,严禁私自涂改、转让、出借。如有遗失,须立即报告户口登记机关。
3、居民户口簿登记权属于户口登记机关,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簿上作任何记载。
对于户籍所在地怎么填,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维衡众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