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氰化物中毒的致死量及临床表现如何?
- 2、氰化氢的中毒症状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氰化物中毒的致死量及临床表现如何? (一)

最佳答案氰中毒主要源于无机和有机氰化物,常见于电镀工业,易于获取,不幸地,这些物质有时被用于不法行为。例如,误食处理不当的苦杏仁或木薯可导致意外中毒。 毒理作用:氰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通过与水反应生成剧毒的氰根离子((CN)-),如与氢离子结合为HCN,或与钾离子形成KCN。氰离子能抑制多种酶活性,特别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这会阻碍氧气的电子传递,导致内窒息。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最先受损,引发中枢性呼吸衰竭。
高浓度氰化氢吸入或大量氰化物摄入,可在短时间内(如2~3分钟)致人死亡,呈现“电击样”症状。氰离子还能与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影响氧的运输。 中毒剂量与致死量:氢氰酸口服致死量为0.7~3.5mg/kg,空气中浓度达到0.5mg/L即可致命。氰化钠、氰化钾的致死量为1~2mg/kg。成年人吃下40~60粒苦杏仁或10~20粒苦杏仁,儿童相应减半,都可能致死。未经处理的木薯致死量为150~300g。
中毒症状分为大剂量和小剂量,大剂量快速导致昏迷和死亡,小剂量则表现为麻木、恶心、抽搐、昏迷等,最终导致死亡。尸检可见血红素变化和器官窒息征象,消化道、大脑等器官受损明显。 扩展资料
氰是一种无色带苦杏仁味的剧毒气体,其毒性与HCN相似。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0ppm。氰为直线型分子,碳氮三键的键长为115pm,碳碳单键的键长为138pm。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故称为拟卤素。化学活性位于氯之后溴之前。
氰化氢的中毒症状 (二)
最佳答案氰化氢主要是从呼吸道吸入到人体内,液态的氢氰酸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中毒的早期主要有黏膜刺激症状,以及会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偶尔会有恶心、呕吐,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表现为呼吸短促,胸闷症状会加重,接着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最后甚至会出现呼吸变浅、变慢,直至呼吸骤停。如果在短时间内吸入或者误服了高浓度的氢氰酸,则可在几秒钟内突然致人昏迷倒地、闪电型死亡。所以发生中毒以后要立即脱离现场,就地及时的治疗,脱去污染的衣服,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等。如果是经消化道摄入的则要立即催吐、洗胃,同时也要应用解毒剂,对呼吸、心跳骤停则要及时的进行心肺复苏的治疗。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维衡众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氰化氢中毒多久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