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冲击地压的预兆有哪些

探索冲击地压的预兆:守护生命安全的关键
在地球的深处,隐藏着一种自然界的力量——冲击地压,它如同地壳之下蓄势待发的巨兽,一旦触发,便可能对矿井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一种突然释放的岩石能量现象,常常发生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地下工程活动中,尤其是煤矿、金属矿等深埋开采环境。了解冲击地压的预兆,对于预防灾害、保护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冲击地压的前兆表现相关人员提高警惕,有效规避风险。
地质条件的微妙变化
冲击地压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地质条件的微妙变化,这是最早也是最直接的预兆之一。在矿井开采过程中,若观察到岩层结构出现异常的裂隙增多、层理错动或是岩石硬度显著变化,这些都可能是地应力积累至临界点的迹象。此外,地表变形,如地面沉降、裂缝扩展等,也是地质条件预警的重要信号。专业人员需定期检查矿区地质状况,利用现代地质勘测技术监测微小变化,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声音与震动的预警信号
声音的异常和震动感是冲击地压临近前另一组不可忽视的预兆。在冲击地压发生前的数小时乃至数分钟,矿井内部可能会听到岩石挤压发出的噼啪声、沉闷的轰鸣声或是持续的低频震动。这些声音与震动虽初始时可能微弱,但随着能量积累,会逐渐增强,直至爆发。矿井工作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培训,学会识别这些预警信号,一旦察觉到异常,立即采取避险措施,撤离至安全地带。同时,安装高灵敏度的地震监测设备,可以实现对微震活动的实时监测,为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气体与温度的非正常波动
气体浓度与温度的变化也是冲击地压即将发生的间接预兆。在高压应力作用下,岩石中的封闭气体可能因挤压而突然释放,导致矿井内瓦斯浓度异常升高,或是有毒气体泄露。同时,地应力的释放过程伴随着热量的产生,局部区域温度上升也是预警信号之一。因此,定期检查矿井通风系统,确保气体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设立温度监控点,都是预防冲击地压不可或缺的措施。一旦发现气体成分异常或温度异常升高,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启动应急预案。
综上所述,冲击地压的预兆涉及地质条件的微妙变化、声音与震
- 1、冲击地压的发生条件是什么?
- 2、冲击地压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特征
- 3、什么是冲击地压事故
- 4、什么是冲击地压?有什么特点?
- 5、什么是煤矿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冲击地压的预兆有哪些的相关问答
冲击地压的发生条件是什么? (一)
优质回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在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因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随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这种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是煤矿中一种重大的灾害。冲击地压可以分为一般冲击地压和严重冲击地压,前者表现为矿体、岩体振动和产生粉尘、裂隙,后者则导致矿体、岩体严重破碎,并伴随强烈的爆炸性振动。
冲击地压的发生主要受到地质构造、矿体和围岩结构性质、开采深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褶皱和断裂构造带,矿体弹性高、强度(硬度)大,顶底板岩石致密、坚硬、裂隙少、厚度大,围岩含水量高,开采深度大的矿井更易发生冲击地压。
煤矿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包括:
1. 突发性:冲击地压通常没有明显的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十秒不等。
2. 表现形式:常见的有煤壁爆裂和小块抛射,浅部冲击(发生在煤壁2m~6m范围内)和深部冲击(发生在煤体深处,声如闷雷,破坏程度不同)也有发生。煤层冲击中,多数情况下煤块会被抛出,有时整个煤体数十平方米的区域会整体移动,并伴有巨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
3. 破坏性:冲击地压可能导致煤壁片帮、顶板下沉、底鼓、支架损坏、巷道堵塞和人员伤亡。
4. 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外,其他各煤种,采深从200m到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厚度从薄层到特厚层,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顶板包括砂岩、灰岩、油母页岩等,都发生过冲击地压。在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等技术条件方面,无论是水采、炮采、普采还是综采,采空区处理采用全部垮落法或水力充填法,长壁、短壁、房柱式开采或柱式开采,都可能发生冲击地压。不过,无煤柱长壁开采法的冲击次数相对较少。
冲击地压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特征 (二)
优质回答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破坏性和复杂性:
1. 突发性: 冲击地压在发生前往往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一般为几秒到几十秒。 由于其难以预测和预防,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极大挑战。
2. 破坏性: 冲击地压具有强烈的破坏性,能够导致煤壁片帮、顶板下沉、底鼓、支架折损、巷道堵塞。 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这一破坏不仅影响了煤矿的正常生产,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复杂性: 冲击地压的发生条件复杂多样,涉及煤种、采深、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倾角、顶板类型等多种自然地质因素。 在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等技术条件上,不论采用何种采煤方法和工艺,都可能发生冲击地压。 不同开采方法下冲击地压的发生风险和程度也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均存在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
什么是冲击地压事故 (三)
优质回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一种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这一现象在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自1783年英国首次报道煤矿中的冲击地压现象后,这一现象在前苏联、南非、德国、美国、加拿大、印度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在中国,早在1933年,抚顺胜利煤矿就首次报告了冲击地压的发生。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北京、抚顺、枣庄、开滦、大同、北票、南桐等地的许多矿井也都先后出现了冲击地压的现象。
冲击地压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往往没有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通常为几秒到几十秒。它通常表现为煤爆,即煤壁爆裂和小块煤岩体抛射。浅部冲击发生在煤壁2米至6米范围内,破坏性较大;而深部冲击则发生在煤体深处,声音如闷雷,破坏程度各异。在煤层冲击中,多数表现为煤块抛出,少数为数十平方米煤体整体移动,并伴有巨大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冲击地压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常常导致煤壁片帮、顶板下沉、底鼓、支架折损、巷道堵塞,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冲击地压显现具有复杂性,无论是在自然地质条件上,还是在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方面,它都表现出多样性。除褐煤外,各煤种在采深200米至1000米、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厚度从薄层到特厚层、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顶板包括砂岩、灰岩、油母页岩等各种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冲击地压。不论采用水采、炮采、普采还是综采,采空区处理方法是全部垮落法还是水力充填法,无论是长壁、短壁、房柱式开采还是柱式开采,都可能发生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的分类方法多样。根据原岩(煤)体的应力状态,可以分为重力应力型冲击地压、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重力~构造型冲击地压。根据显现强度,冲击地压可以分为弹射、矿震、弱冲击和强冲击。根据震级强度和抛出的煤量,冲击地压又可以分为轻微冲击、中等冲击和强烈冲击。这些分类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应对冲击地压,提高矿山的安全性。
什么是冲击地压?有什么特点? (四)
优质回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冲击地压可分为一般冲击地压和严重冲击地压:一般冲击地压规模较小,表现为矿体、岩体振动并产生粉尘和裂隙;严重冲击地压规模较大,表现为矿体、岩体严重破碎,发生强烈爆炸振动。
冲击地压主要受地质构造、矿体和围岩结构性质、开采深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在褶皱和断裂构造带,矿体弹性高、强度(硬度)大,顶底板岩石致密、坚硬、裂隙少、厚度大,围岩含水量高,开采深度大的矿井容易发生冲击地压。
扩展资料
煤矿冲击地压显现具有如下特征:
1、突发性。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为几秒到几十秒。
2、一般表现为煤爆(煤壁爆裂、小块抛射)。浅部冲击 (发生在煤壁2m~6m范围内,破坏性大)和深部冲击(发生在煤体深处,声如闷雷,破坏程度不同)。最常见的是煤层冲击,也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少数矿井发生了岩爆。
在煤层冲击中,多数表现为煤块抛出,少数为数十平方米煤体整体移动,并伴有巨大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
3、具有破坏性。往往造成煤壁片帮、顶板下沉、底鼓、支架折损、巷道堵塞、人员伤亡。
4、具有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上,除褐煤以外的各煤种,采深从200m~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厚度从薄层到特厚层,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顶板包括砂岩、灰岩、油母页岩等,都发生过冲击地压。
在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等技术条件方面,不论水采、炮采、普采或是综采,采空区处理采用全部垮落法或是水力充填法,是长壁、短壁、房柱式开采或是柱式开采,都发生过冲击地压。只是无煤柱长壁开采法冲击次数较少。
什么是煤矿冲击地压 (五)
优质回答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在煤矿中,由于岩体的弹性变形能瞬时释放,导致周围岩体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这种现象通常伴随着煤岩体的抛出、巨响和气浪等。冲击地压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需要高度警惕的一种重大灾害。
冲击地压可以分为一般冲击地压和严重冲击地压。一般冲击地压通常规模较小,表现为矿体或岩体的振动,以及产生粉尘和裂隙。而严重冲击地压则规模较大,会导致矿体或岩体严重破碎,并产生强烈的爆炸性振动。
冲击地压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质构造、矿体和围岩的结构性质、开采深度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在褶皱和断裂构造带,矿体弹性高、强度大,顶底板岩石致密、坚硬、裂隙少、厚度大,围岩含水量高,开采深度大的矿井更容易发生冲击地压。
煤矿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包括:
1. 突发性:冲击地压通常没有明显的前兆,发生过程短暂,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十秒不等。
2. 表现形式:常见的表现是煤层冲击,有时也会出现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煤层冲击中,大部分情况下煤块会被抛出,有时整个煤层会数十平方米的范围内整体移动,并伴有巨大的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
3. 破坏性:冲击地压往往会导致煤壁片帮、顶板下沉、底鼓、支架损坏、巷道堵塞以及人员伤亡等情况。
4. 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方面,各种煤种(除褐煤外)、不同开采深度(200m至1000m)、不同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不同煤层厚度(从薄层到特厚层)、不同倾角(从水平到急斜)、不同顶板岩石(包括砂岩、灰岩、油母页岩等)以及不同的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等技术条件都有可能引发冲击地压。其中,无煤柱长壁开采法的冲击次数相对较少。
对于冲击地压,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维衡众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