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都是关押犯人的地方,看守所、拘留所、监狱这三个地方有何区别?
- 2、我在网上买到了77块的假药,现在打算去工商局投诉,工商局会怎么处理?那个商家会被罚款多少钱
- 3、做假账会计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 4、虚假出资减资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有没有相关规定
- 5、发现孩子遭受校园霸凌该怎么办?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都是关押犯人的地方,看守所、拘留所、监狱这三个地方有何区别? (一)

最佳答案这三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关押的性质不同,拘留所所对应的对象是因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而被依法行政拘留,而看守所羁押的是违反了刑事犯罪,被依法刑事拘留的嫌疑人,而监狱主要是用以改造犯人的地方。
拘留所应对的是行政案件,而看守所应对的是刑事案件,两者程度不同,性质也不一样,一般而言,进拘留所的性质都比较轻,大多都是民事案件,罚款教育或十五天拘留后就可以回家了,期间正常享有家人见面权等权力,同时不会留下犯罪记录,只会记录下违法行为而已,也就是不会“祸及三代”,牵连子孙。
到了看守所性质就严重了,所羁押的基本上是准嫌疑人,将其逮捕后还未接受审判,或是审判后还未执行,还没有具体分配到哪个监狱的,就先拘留在看守所里,一旦进了看守所,除非法院审判无罪,否则一旦定罪的话就会留下犯罪记录,自身身陷囹吾之外,家人也受到牵连,子女考取公务员、参军等的话,政审会相应地更加难通过。
而监狱所关押的,就是已经定罪的犯人,需要进行劳动改造和精神改造,坐满期限才得以出狱,但如果表现良好的话或许可以提前出狱,要是犯罪事实严重的话,则有可能牢底坐穿乃至于死刑。
1、拘留所一般最多15天。
关到拘留所里的,一般都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伙计,其行为接受的是一种行政处罚,还够不上犯罪。
能进拘留所的伙计,一般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由警方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的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期满即释放。
简单、干脆、明了,相当于让你尝尝铁窗滋味,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
2、看守所里关的多数都是摊大事的。
能进看守所的,都是能人呐!
看守所是对罪犯,以及涉嫌刑事犯罪嫌疑人羁押的场所,主要关押处在侦查、预审、起诉、审判阶段的“”,一些判处有期徒刑在2年以下、不便送往监狱执行关押的罪犯,也可以交由看守所监管。
当然了,在这里面关着的大湿们可不能白吃白喝,凡有劳动能力的都要参加生产劳动。
拘留所的设置:它是依据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条例和相关规定而设置的羁押场所,由公安部门统一负责管理,拘留所是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设置。
拘留所的性质:主要是为了保障公安行政法规的实施而建立。是对违法公安行政法规的人实行拘留处罚的人实施处罚教育的场所。主要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拘留处罚的人,也羁押违法其他法律受到拘留处罚的,如违法《消防法》、《计算机网络管理条例》、《禁毒法》、《民法通则》等等。此外违反《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也羁押在拘留所。
拘留所羁押的对象:拘留所羁押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行政拘留对象,是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其他公安行政法规的人。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期满也就意味着处罚结束,即释放。处罚决定由公安机关作出。二类是司法拘留对象:司法拘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制措施,是指在民事、行政诉讼或法院执行过程中。
对如:作伪证、冲击法庭、妨害证人作证、隐匿转移被查封、扣押的财产、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逃避执行等妨害诉讼活动人,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决定,属于司法强制措施,最高期限为十五日,由法院将被拘留人交公安机关看管,拘留期内,由法院决定提前解释或期满释放。司法拘留还有一种是处罚:《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对严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负民事责任的行为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看守所
看守所的任务:是依据国家法律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管理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和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被判处有期徒刑余刑时间不长(规定一年之内,各地做法不同),或待执行死刑等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由看守所监管。
看守所的性质:一般来说主要为了保障国家刑事法律的实施而设置,对违反刑法典的人实施强制措施的一个场所(刑事强制还有其他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
第四、拘留所与看守所的区别有哪些?
一、拘留所羁押人员犯法的性质不同。拘留所羁押的是严重违法的人;看守所羁押的是涉嫌犯罪的人。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上文所述的拘留所羁押的受到司法拘留强制措施的人。有的地方拘留所与收容教育所、戒毒所合并工作,对被羁押的收容、戒毒人员也是强制措施。
二、羁押人员处罚的法律状态不同。拘留所羁押的是严重违法受到处罚的人;看守所羁押的是对涉嫌犯罪的人采取的强制措施。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看守所羁押的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还没有转送劳改场所、余刑时间不长、待执行死刑等不宜转送劳改场所的犯罪分子。
三是羁押的时间不同。拘留所羁押的时间一般十五日以下,少量的二十日以下,到期即释放,也意味着处罚结束;看守所羁押的涉嫌犯罪的人日期有不确定性,少则3天,多则几个月,即使释放也不意味着刑事处罚结束。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看守所羁押的余刑时间不长的人,释放后也意味着刑事处罚结束。死刑犯执行死刑后也意味着刑事处罚完毕。
四是管理的方式不同。拘留所由公安机关负责对羁押人员进行管理教育;看守所公安机关负责内部管理,外部由武警警戒,押解由武警担任。再者虽然都是限制人身自由,相对而言,看守所内部管理更严格,几乎从发型、服装到一言一行都有统一规范。
我在网上买到了77块的假药,现在打算去工商局投诉,工商局会怎么处理?那个商家会被罚款多少钱 (二)
最佳答案工商局对于您购买到假药的投诉,会进行一系列调查和处理,具体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立案调查:工商局在接到您的投诉后,会立即对涉事商家进行立案调查,核实其是否存在销售假药的行为。
证据收集:工商局会收集相关证据,如购买记录、药品样本、商家资质等,以便进一步确认商家的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如果确认商家存在销售假药的行为,工商局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等。至于罚款的具体金额,会根据销售假药的种类、数量、危害程度以及商家的违法所得等因素综合确定,没有固定的金额标准。
关于商家可能面临的罚款金额,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罚款金额的不确定性:由于罚款金额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假药的危害程度、商家的违法所得等,因此无法直接给出具体的罚款金额。法律的严肃性:需要强调的是,销售假药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会破坏市场秩序。因此,商家一旦被发现存在销售假药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此外,如果商家的行为构成犯罪,还可能面临刑事追责:
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商家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刑事处罚。如果假药对消费者造成了严重健康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商家还可能面临更重的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工商局对于您购买到假药的投诉会进行严肃处理,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商家进行行政处罚。同时,如果商家的行为构成犯罪,还可能面临刑事追责。建议您积极配合工商局的调查工作,以便尽快解决问题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做假账会计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三)
最佳答案轻者罚款,重者付刑事责任,具体量刑依实际情况而定,相关法律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四十二条 违
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依法设置会计帐簿的;
(二)私设会计帐簿的;
(三)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四)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帐簿或者登记会计帐簿不符合规定的;
(五)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八)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九)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十)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人员有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关法律对第一款所列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扩展资料
假账即虚假财务会计记录。假,即不真实,不能反映实际状况;从会计学原理来看,“账”指一种符合特定会计技术要求的经济主体真实经济活动的书面记录。假账就是没有真实反映企业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及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处理业务的账。会计假账指那些不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处理,包括会计账务处理和会计信息披露。
虚假出资减资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有没有相关规定 (四)
最佳答案虚假出资减资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与可能的行政责任,并有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约束。
刑事责任方面: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在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的情况下虚假出资,若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构成虚假出资罪。 按照《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对于虚假出资的行为,责任人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2%至10%的罚金。对于单位犯此罪的情况,除对单位处以罚金外,还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可能的行政责任方面: 虽然上述内容主要强调了刑事责任,但虚假出资减资行为也可能触发行政责任,如对相关发起人、股东的罚款等,具体行政责任需依据相关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进行判定。
相关规定: 虚假出资减资的法律责任在《公司法》和《刑法》中均有明确规定,旨在严惩虚假出资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司合法经营。
综上所述,虚假出资减资的法律责任是严重的,不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还可能承担行政责任。这些规定对于确保市场公平、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发现孩子遭受校园霸凌该怎么办? (五)
最佳答案1.首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抱一抱孩子。
询问孩子在校园的时候,只是遭到了语言上的暴力,还是说已经发生了肢体暴力。检查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伤口淤青以及t打的伤痕,如果有尽快前往医院就医。要把孩子的身体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安抚孩子,好好跟孩子聊聊心。不仅是身体的健康,精神上的健康更加要得到重视。要跟孩子表现出父母是他坚实的后盾,在校园里遇到危险,回家就要讲,不要闷在心里。父母一定会为孩子讨回公道。
2.立马与学校老师领导联系,调取事情的真实情况。有的时候孩子遭遇校园暴力可能在描述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偏差,或者怕对方再次事后报复,有所隐瞒。这个时候要联系学校领导,调取监控必须还原事实的真相。如果对方真的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语言暴力和肢体暴力。必须要对方当面道歉,并且承担医疗损失。同时,对方的父母也必须要知道她自己孩子的所作所为。学校、家庭和孩子三方必须都要在场。
3.拒绝私下协商的直接报警处理。如果对方父母拒绝私下协商,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报警处理。这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有力度的防范手段。只有公安部门介入了,学校以及家长才会认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否则只以为是小事情,了了处理。这样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一辈子的阴影。对于孩子来说,只有暴力他的人亲自道歉了,才能消除心里的阴影,要不然即使事情解决了,在孩子心中,那个人依旧没有道歉,他的心中依旧会有恐惧。只有站在阳光下的道歉,才能解决孩子的心理阴影。
预防方法
如果任由校园暴力发生,没有道歉,没有解决,没有协商,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遗忘,那么这是默许校园暴力的发生。在不久的将来对孩子以及社会都是一种危害。所以,要对校园暴力勇敢的说“不”,当遭遇校园暴力的时候,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要与父母,老师协商,要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如果自己始终不懂得反抗,不敢告诉老师,不敢告诉父母,那么这样的暴力只会一直下去,不要觉得对方看自己可怜,就会怜悯自己,这只是罪恶的滋生。学校,家庭,社会对这方面都要有所做为,有所建筑,不要让自己的学生或者孩子,祖国的未来成为被暴力的对象,也不要让自己去成为暴力他人的那个人。大家一起努力共筑和谐的校园环境。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实,一经查出,使用者有可能遭受法律严惩,如罚款、拘役乃至刑事处分等。为此,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维衡众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