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诉案件处理过程中,原告需要请律师吗? (一)

在公诉案件处理过程中,原告需要请律师吗?

最佳答案在公诉案件处理过程中,如果对方提出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原告是可以请律师的。

具体原因如下:

1、公诉案件是否委托律师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但是法律规定必须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委托律师或申请法律援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只有被告人聘请的律师称为辩护人,但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情况下,可以聘请诉讼代理人请求赔偿,在提起赔偿的同时也可以就刑事部分发表意见并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并告知如果经济困难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 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刑事案件受害人需要请律师吗 (二)

最佳答案刑事案件受害人是否需要请律师要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在刑事案件当中,如果案件情况较为复杂的并且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受害人一方有必要请一个律师。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被害人一方有权要求进行民事赔偿,需要请一个律师参与。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向所在地区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请进行法律援助。

【法律分析】

受害人委托律师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内容:1、附带民事诉讼委托律师处理的,是需要出具授权委托书的,需要注意委托的相关范围、权限等内容。2、协商委托律师的服务费问题,如果没有钱委托律师的话是可以申请进行法律援助的,让法律援助机构委托律师代理相关案件。被害人聘请律师参加诉讼,在刑事案件当中称其为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责任主要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被害人、自诉人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总体来讲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第一个方面主要是诉讼代理人可以就附带民事部分向对方来主张相应的权益。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的过程当中,有权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诉讼代理人是可以就民事赔偿主张相应的权益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第四十七条 委托诉讼代理人,参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刑事案件被害人需要请律师吗 (三)

最佳答案刑事案件中,如果案件情况较为复杂,且经济条件允许,受害人一方有必要请一个律师。尤其是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被害人一方有权要求民事赔偿,为了能够最大化的维护被害人的权益,需要请一个律师进行参与。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向所在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要请律师吗 (四)

最佳答案被害人是需要自行请律师的,需要律师在开庭时向法院要求各项赔偿,如果没有要求,法院是不会判给你赔偿金的

一、刑事附带民事不赔偿怎么办

1、如果是有能力赔偿而隐瞒财产的,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对被告财产进行调查,发现财产后,请求法院强制执行被告的财产。

2、如果真的是无力偿还的,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协商分期清偿赔偿款。

3、如果被告没有劳动能力、生产困难的,法院可能会终结赔偿案件。

民事赔偿是由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主体、责任性质、适用的赔偿原则、标准和程序与国家法律赔偿制度中的国家赔偿不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民事主体身份实施的侵权行为属于民事侵权,由此产生的责任是民事赔偿责任。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间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之所以要求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是因为如果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不在同一审级中解决,将导致这两种性质的诉讼在审理程序上的分离,达不到设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提高效率、节省诉讼资源的目的,也不利于及时查清案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二十八条 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维衡众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