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主体有哪些 (一)

答渎职罪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人员:
1. 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类人员通常包括政府公务员、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等,他们在国家机关中担任正式职务,负责执行国家职能。
2. 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类人员包括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地方烟草专卖局、土地所及房产所等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中工作的人员,他们负责执行特定的行政管理任务。
3. 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类人员虽然不直接属于国家机关,但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一定的职权,如某些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的负责人等。
4. 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类人员包括合同制、聘用制人员等,虽然他们没有正式的国家机关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活动,如临时聘用的行政助理、秘书等。
四类人员均可能成为渎职罪的主体,需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何界定渎职罪的犯罪主体 (二)
答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下是对这一界定的详细解释: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定义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里的“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如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审判机关(如法院)、检察机关(如检察院)和军事机关。这些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过程中,如果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就可能构成渎职罪。
二、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排除
需要注意的是,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不属于国家机关范畴,因此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不构成渎职罪的犯罪主体。即使他们在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的行为,也不能以渎职罪论处。
三、特殊情况的考虑
在司法实务中,有时会出现协管、协警及治安联防人员受国家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的现象。对于这类人员,如果他们在从事受托公务过程中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且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也可能被视为渎职罪的犯罪主体。但这一认定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渎职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渎职罪主体范围有哪些 (三)
答渎职罪的主体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
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类人员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执法机关等负责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管理公共事务的工作人员。
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类人员虽非国家机关正式编制内人员,但在国家机关的委托下代表国家机关执行特定职权,如国有企业中的领导层、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等。
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部分人员虽非正式编制内人员,但因在国家机关内从事公务活动,如聘用的法律顾问、财务顾问等,同样可能成为渎职罪的主体。
在特定情况下承担国家机关职责的其他人员:这些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如果存在严重失职、滥用职权等渎职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综上所述,渎职罪的主体范围广泛,涵盖了从正式编制内的国家工作人员到受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人员,以及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但未列入正式编制的人员。这些主体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否则可能触犯渎职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渎职罪主体范围的界定 (四)
答法律分析:1、典型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
2、共产党和政协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包括在乡(镇)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中的人员。
3、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
(1)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人 (五)
答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渎职罪宣传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均不属国家机关范畴。
司法实务中出现了协管、协警及治安联防人员受国家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的现象。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立法解释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司法解释中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了进一步的扩大解释即在乡镇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渎职罪主体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维衡众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