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入市审批流程

集体土地入市审批流程

集体土地入市审批流程详解

集体土地入市,作为近年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对于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多个环节,还需遵循严格的法律法规。本文将详细介绍集体土地入市的审批流程,以便读者对这一复杂过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入市申请与前期准备

集体土地入市的第一步是入市申请。这一环节通常由集体经济组织发起,需充分征求村民意愿后,由入市主体或授权实施主体持相关材料向上级提出入市申请。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入市申请书、申请表、集体土地权属证明、勘测定界测绘成果等。在此过程中,镇(街)政府需提前介入,核实入市地块的现状、权属、地上附着物等情况,并协助集体经济组织对入市地块进行地价预评估以及地上附着物的清点和补偿。

前期准备阶段还包括对拟入市土地的规划调整。这要求将集体土地纳入城市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其可用于建设的用途和范围。同时,对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等权益进行确认和登记,确保土地权益清晰。此外,还需对集体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以满足入市要求。

二、入市联审与地价评估

政府组织本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住建、环保以及产业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对入市申请进行联合审查。这一过程旨在确保入市地块符合各项规划和政策要求,避免后续出现合规性问题。

符合入市条件的,由入市主体或授权实施主体委托土地估价专业评估机构进行地价评估。土地评估报告需经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备案。评估结果将作为确定入市起始价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入市主体或授权实施主体还需根据产业政策、土地市场等因素合理拟定入市方案,明确入市地块的界址、面积、使用期限、用途、规划条件、交易方式、入市价格、地上附着物处理、收益分配等内容。

三、入市方案表决与审批

入市方案、入市合同等需按照农村基层“四议三公开”议事程序,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成员或三分之二村民代表表决同意后,形成集体决策决议材料。这一过程确保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是集体土地入市合法性的重要保障。

表决通过后,政府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对入市地块权属情况、规划条件、用途管制、产业准入、生态环境保护、竞买条件设置等是否符合要求以及集体民主决策程序的合法有效性等内容进行审查。符合入市要求的,由政府批准入市方案。

四、公告及交易

政府批准后,由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在相关网站以及主要媒体上发布入市交易公告。公告期满,由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公开交易。交易方式通常包括公开招拍挂和协议出让两种形式。这一过程确保了土地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五、合同签订与后续手续

土地成交后,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或与竞得人签订土地成交确认书。随后,土地交易双方应按成交确认书约定签订入市合同(协议)、动工开发协议、产业项目发展与用地准入协议。合同签订后,还需办理土地登记等后续手续,以确保土地交易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总结

集体土地入市审批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这一过程不仅确保了土地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还充分保障了农民和集体经济的权益。通过集体土地入市,可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日益成熟,集体土地入市有望成为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集体土地入市审批流程,维衡众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