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属于劳动关系吗? (一)

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属于劳动关系吗?

最佳答案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长期以来存在争议。

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明确指出,依法成立的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但仅从字面理解,该规定并未直接表明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必然构成劳动关系。

有人主张,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属于承包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实践中,大多数律师事务所采用承包挂靠制,律师向律所缴纳管理费用,律师收入完全由自己掌控。律师的执业活动不受律所干预,律所也不向律师支付工资,律师自行购买社保和公积金,实际由个人承担。这与百货公司出租柜台的经营模式类似,两者不存在劳动关系。

然而,不可一概而论。实践中,部分律师事务所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在这样的律所中,律所相当于一家公司,律师通过为律所提供劳动获取报酬,接受律所统一安排,需接受律所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律所与律师之间属于劳动关系。

进一步分析,即使是公司化运作的律所,律师与律所之间并非全然构成劳动关系。普通受薪律师与律所之间的关系符合劳动关系定义,但合伙人与律所之间的关系则更为复杂。合伙人对律所有绝对控制权,类似于股东与公司的关系。

我们的观点是,无论律所采用何种运作机制,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均属于劳动关系。理由如下:律师法明确规定律所是律师的法定执业机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同样指出律所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律师必须以律所名义开展业务,接受律所工作安排和管理。律师的收入,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获取,本质上为劳动报酬。实践中律所不向律师支付工资,社保和公积金缴纳问题,均违反劳动法,不能作为否定劳动关系的依据。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规定,律师与律所之间满足确立劳动关系的条件,双方应当属于劳动关系。

2024年一般劳动仲裁请律师费用需要多少钱? (二)

最佳答案在2024年的劳动仲裁案件中,聘请律师的费用通常取决于争议金额,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计算。一般而言,律师费可以预先支付,也可以采取风险代理方式,后者情况下,代理费用会在案件结束后根据结果来确定是否支付。以下是详细的费用说明:

1. 按照诉讼标的额收费:涉及财产纠纷的案件,如果争议金额在1万元以下,律师费通常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律师费率为5%-6%;超过1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费率为4%-5%。无论案件结果如何,这笔费用通常需要当事人提前支付。

2. 风险代理收费:对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双方可以协商同意采取风险代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律师费由双方商定,但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30%。如果案件败诉,则无需支付代理费。

3. 其他费用:除了律师代理费之外,仲裁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如交通、邮寄、住宿等费用,无论案件输赢,都由当事人承担。

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包括:

- 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各类劳动争议,如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工作时间、薪酬、福利等纠纷。

- 仲裁委员会成员的聘任、解聘,以及仲裁活动的监督等。

劳动仲裁的流程通常包括:

1. 申请仲裁: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

2. 受理决定: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3. 开庭通知:一旦受理,仲裁委员会会在开庭前五日内书面通知双方的开庭日期和地点。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律师费和其他相关费用都需由当事人承担。由于地区差异,律师收费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劳动纠纷找律师一般是怎么收费的 (三)

最佳答案劳动仲裁律师的收费方式多样,通常依据案件的性质和标的额大小来确定。对于涉及财产的案件,律师费通常是基于标的额的比例计算,比如在一万元以下收取1000元至2000元,超过一万元至十万元的部分,律师费占5%-6%,超过十万至一百万的部分则占4%-5%。这种收费方式要求客户预先支付代理费用,即使案件败诉,代理费用也不会退还。

此外,对于一些涉及财产的法律事务,律师可以与客户协商采用风险代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中,律师费与案件结果挂钩,如果案件败诉,客户无需支付律师费。不过,风险代理的律师费上限为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除了律师费外,劳动仲裁过程中产生的交通费、邮寄费、住宿费等其他费用,则需要由当事人自行承担,与案件结果无关。这些费用在仲裁过程中不可避免,当事人应提前准备。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规定,其主要职责包括聘任、解聘专职或兼职仲裁员,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讨论重大或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以及监督仲裁活动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解除与终止、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产生的争议。

综上所述,选择劳动仲裁律师时,需根据具体情况与律师协商确定收费方式,并关注仲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费用。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准备案件,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仲裁请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四)

最佳答案一般是按照诉讼标的额的大小来计算。涉及财产类的收费,一般是一万元以下,收取1000元-2000元,超过一万元不到十万元的部分,按照5%-6%计算;超过十万不到一百万的部分,按照4%-5%计算。 一、劳动仲裁请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1、一般是按照诉讼标的额的大小来计算。涉及财产类的收费,一般是一万元以下,收取1000元-2000元,超过一万元不到十万元的部分,按照5%-6%计算;超过十万不到一百万的部分,按照4%-5%计算。这种方式要求当事人先交纳代理费,即便是官司输了,费用也不退回。

2、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律师事务所经与委托人协商同意,可以实行风险代理。风险代理收费由双方约定,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这种付费方式,律师事务所与当事人共担风险,如果官司输了,代理费就不用支付。

3、上述费用仅为律师代理费,在仲裁中花费的其他费用,如交通费、邮寄费、住宿费等费用,不论官司输赢,都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二、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要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县、市、市辖区设立的裁处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组织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当劳动者跟公司之间就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情况下,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对于劳动仲裁是否请律师应当根据相应的情况而论了。对于争议标的额不大,法律关系清楚的是可以不需要律师,当然,不需要请律师的情况下,你必须要进行多请教、多问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2024年一般劳动仲裁请律师费用需要多少钱?。劳动仲裁请律师大概要多少钱,维衡众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