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有什么区别?
- 2、如何正确认定职务侵占罪
- 3、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有什么区别? (一)

最佳答案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犯罪的主体不同
贪污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职务侵占罪:主体则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其范围相对更广。
二、犯罪的客体不同
贪污罪:不仅侵犯了公共财物所有权以及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所有权,还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职务侵占罪:仅侵犯了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所有权,不涉及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三、犯罪的对象不同贪污罪:对象一般是公共财物,但在特定情况下,犯罪对象才不仅限于公共财物。职务侵占罪:对象则是本单位财物,这些财物既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非公共财物。
如何正确认定职务侵占罪 (二)
最佳答案正确认定职务侵占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犯罪客体: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这意味着被侵占的财物必须属于这些单位。
犯罪对象: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这些财物可以是动产或不动产。
客观行为:
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在判断时,应同时考虑行为人的“身份”和所接触的“材料”。
犯罪主体: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这排除了非单位人员实施类似行为的可能性。
主观方面:
行为人必须具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这意味着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单位的财产所有权,但仍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根据侵占数额的大小,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
综上所述,正确认定职务侵占罪需要综合考虑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客观行为、犯罪主体、主观方面以及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
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三)
最佳答案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如下:
主体要件不同:
职务侵占罪: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属于特殊主体。诈骗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没有特定的身份或职务要求。
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犯罪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且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或管理。诈骗罪:犯罪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通常是通过欺骗手段从他人处获得的财物。
犯罪的行为不同:
职务侵占罪: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这种行为通常涉及对财物的直接侵占,无需额外的欺骗手段。诈骗罪: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的财物。这种行为强调欺骗性,即行为人通过某种方式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财物。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在主体要件、犯罪对象和犯罪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区别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区分和认定这两种犯罪。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维衡众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职务侵占犯罪的特点。